|
傳統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運用时间:2023-02-2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畫作為傳統繪畫藝術,不論是在藝術創作上,還是在內容形式上,都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世界藝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涵上注重表現中華傳統文化,不管時代如何發展,中國畫的形式和題材如何變化,中國畫始終是基于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形成和發展的;诖,現首先闡述中國畫的發展,其次分析傳統文化與中國畫創作的關聯性,最后以傳統文化中的筆墨文化、茶文化、京劇文化等元素為例,探討傳統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實際運用。 中國畫歷史悠久。其在發展歷程中,一方面實現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充分展現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畫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構建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風格及繪畫表現形式,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承載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也在不斷發展與變化。 自新文化運動以來,廣大中國畫畫家、理論家圍繞中國畫發展問題展開了全面探究,部分研究人員指出,應基于文化發展視角,推進中國畫的創新發展;還有研究人員則指出,應有效把握中國畫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性,并依據二者之間的異同,以及各自的優勢特征,在傳承中國畫精髓的基礎上,有效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如水墨文化、茶文化、京劇文化等,革新審美思想,拓寬中國畫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中國畫的可持續發展[1]。 中國畫發展概述 從原始社會時期的陶器上面的圖飾、商周時期的青銅紋飾、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漢代的畫像磚和畫像石到魏晉南北朝繪畫的進一步發展、隋唐時期繪畫的三足鼎立、兩宋時期的院體畫,再到元代以后文人畫的興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畫自成體系。 從原始社會的彩陶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紋樣圖案,但該時期的圖案以實用裝飾為主,圖案內容可分為人物紋、幾何紋、植物紋以及動物紋等類型。此外,該時期的部分地區還出現了相關的壁畫、巖畫。 在奴隸社會時期,青銅器上的紋樣圖案更加精美,先后出土的《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兩幅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使用單線勾勒和渲染與平涂兼用的畫法,從中不僅可以領略到楚文化的風采,還能夠看到中國畫繪畫技法的雛形。在漢代,墓室壁畫、畫像石、畫像磚依托流動的塊畫、線條以完成對物象的描繪,畫面生動,情節豐富,給人以強有力的視覺沖擊。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發展和玄學的興起對當時的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畫家,如被譽為“佛畫之祖”的曹不興;被稱為“畫界三杰”的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巧密精思,白描線條細如蛛網而有遒勁筆力的衛協;有著“曹衣出水”之稱的曹仲達;等等。這一時期,花鳥畫理論雛形初現,這與當時具有社會高度的花鳥審美意識的產生以及日臻完善的繪畫理論具有緊密聯系。同時,該時期山水畫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盡管仍局限于“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但已經逐漸脫離了早期稚拙的階段,對之后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2]。 至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空前繁榮,繪畫作品也更富有時代氣息。道釋壁畫、人物畫在之前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山水畫也不再局限于作為人物畫的背景,逐漸形成了諸如水墨山水、青綠山水以及金碧山水等類型。另外,花鳥畫在該時期發展成為獨立的畫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這一時期,無論是人物畫、山水畫,還是花鳥畫,都涌現出眾多繪畫名家,他們創作出大量不朽的畫作。比如,隋代的楊契丹、董伯仁、展子虔等,唐代的閻立本、吳道子、李思訓等,他們創作畫作展現了隋唐時期的藝術成就及審美趣味。 到了五代兩宋時期,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實現了進一步發展。比如,人物畫有以梁楷為代表的簡筆畫;山水畫家師法自然,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基于自然美感,提煉出其中美的內涵,并與自身感情意境相融合,繼而創作出風格迥異的繪畫技法,諸如點、染、擦等;花鳥畫則形成了以“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為代表的繪畫風格。隨著宋代畫院的興起,基于“格物致知”學說,畫家對物象展開了細致深入的觀察,對各種物象造型進行生動描繪。在這一時期,畫家的繪畫寫生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發展至元明清時期,文人畫興盛,水墨寫意花鳥畫也在一定程度得到發展。同時,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民間通俗文學蓬勃發展,并逐漸與繪畫藝術建立起緊密聯系。在該時期,畫家將“詩、書、畫、印”等技藝進行充分融合,以表達自身豐富的思想意趣。綜上,中國畫是經過漫長的歷史和文化演進而逐漸形成的。 傳統文化與中國畫創作的關聯性 傳統文化影響著中國畫創作 相較于西方繪畫,中國畫的創作具有一系列獨有的特征,而該部分特征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關聯。中國畫創作講究寫意而并非寫實,這一特性可以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找到淵源。相對而言,西方繪畫創作注重繪畫中的透視、形似等,而中國畫創作則強調神似,以營造別具一格的意境,這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哲學觀念一脈相承。比如,中國哲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對應中國畫創作中追求自然這一境界。千百年來,中國畫家一直尤為重視自然,并在創作中致力于表達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境界。在中國傳統哲學觀念的影響下,他們賦予了畫作深厚的文化內涵。其中,作為中國影響最深遠的思想流派——儒家,對中國畫的創作具有重大影響。比如,在五代山水畫家荊浩所作的《筆法記》中,對古松品質有著特別的贊譽;北宋畫家以“四君子”為廣泛描繪的素材等。這一方面是利用特定物象以表達自身的思想情感,寄情于畫作以展現自身的精神意趣;另一方面是儒家思想影響的結果[3]?傮w而言,中華傳統文化在不同方面影響著中國畫的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畫創作實現了書法與繪畫兩大元素的完美融合,這也是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而形成的。畫家在中國畫創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在畫作的部分區域進行留白,以此進行賦詩、題詞,或蓋上方印,依托該種創作手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了中國畫的獨特藝術魅力。綜上,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中國畫創作不斷發展完善。 中國畫創作影響著傳統文化 中國畫創作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傳統文化。比如,基于中國畫創作,中華傳統文化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審美情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的畫家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中國畫作品,這些畫作受到后人的追捧,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藝術特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后人的審美趣味;同時,后人的思想也影響著傳統文化的發展,進一步表現為中國畫創作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從根本上而言,中國畫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中國畫創作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反映出了傳統文化的發展。 綜上,中國畫創作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關聯。中國畫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不斷發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傳統文化的發展;诖,本文將以傳統文化中的筆墨文化、茶文化、京劇文化等元素為例,探討傳統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實際運用。 傳統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實際運用 筆墨文化元素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運用 在中國畫創作中,筆墨顯然是頗具代表性的元素。筆墨文化元素的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線條的表現,二是對寫意的表現。線條,不僅是中國畫創作的一大表現形式,還是畫家表達自身思想感情的重要元素。而寫意,則是賦予畫面更多靈性的特有表現方式。畫家依托寫意,讓人們更加充分領略到畫面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更直觀地感受畫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畫創作也在不斷發展,并融入了多樣的傳統文化元素,這不僅充分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個性,還為人們帶來了別樣的視覺體驗。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畫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繪畫表現方式。在中國畫一系列創作表現中,筆墨文化元素是最為主要的一種。將筆墨元素融入中國畫的創作中,可以賦予畫作高度的靈性[4]。比如,將竹梅等作為中國畫創作對象,通過淡雅質樸的色彩表現出竹子和梅花的高尚品格。在中國畫創作中運用筆墨文化元素,所呈現的色彩相對單一,但這并不影響其營造深遠的意境,反而更能夠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新時期,中西方文化的不斷碰撞與融合,給中國畫創作的思想理念、形式內容的發展等都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是,中國畫以筆墨文化元素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這一特征不會變,且在此基礎上融入其他思想理念、題材元素,可以進一步推動中國畫的多元化發展。 茶文化元素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運用 中國是茶的故鄉,自古以來有飲茶、品茗的傳統。茶文化既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還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情感。中國畫創作的一大重點思想在于悟,將茶文化運用于中國畫創作中,即將悟道融入傳統文化中。中國畫的創作尤為強調對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把握。中國畫不追求華麗,而講究依托自然表現深刻的意境,給人以美的體驗。品茶可修身養性,正是因為這一特性,茶文化得以流傳,并受到國人的追捧。中國畫畫家尤為熱衷于將茶文化元素融入中國畫創作中,在深刻把握茶文化精神內涵的同時,切實感受其所承載的民族情感[5]。 中國畫創作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一特性與茶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茶對于畫家而言,不僅可以為其帶來豐富的創作靈感,還對其繪畫風格具有一定的影響。大部分畫家追求以最自然的方式,表現出最深刻的情感,將心靈與精神有機融合,創作出具有茶文化特色的中國畫創作風格。茶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運用,對新時期中國文化的輸出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在中國畫創作中融入茶文化,必須要有效把握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在中國畫創作中充分發揮茶文化的作用與價值,推進茶文化與中國畫的有機融合,是當代中國畫畫家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應明確茶文化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必要性,以更好地實現二者的融合。 京劇文化元素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運用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將京劇文化元素運用于中國畫創作中,可以充分彰顯出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新時期,越來越多的畫家樂于將京劇文化元素融入畫作的創作中,依托中國畫表現出京劇文化的內涵和魅力,建立起京劇與中國畫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 京劇與中國畫具有獨特的融合之處,前者多樣的表現元素可以充分展現出中國畫的風格與藝術魅力,后者則可以將京劇人物的獨特風格更好地呈現出來。中國畫與京劇文化元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這要求畫家應當充分把握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使每一幅融合京劇元素的中國畫表達得更加深刻。 對于京劇文化元素在中國畫創作中的實際運用,畫家一方面要把握京劇創作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還應基于中國畫創作技巧,防止過于夸張的表現方式,有效表達出京劇文化元素的精髓[6]。在中國畫創作中,筆墨運用講究對物象的把握,借助筆法可以呈現出虛實結合、動靜相宜的效果,創作出更為優秀的畫作。而在中國畫創作中運用京劇文化元素,畫家還應對京劇文化元素進行深刻理解,進一步提升畫作的藝術表現力。 總而言之,中國畫創作與中華傳統文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構成關系。鑒于此,在中國畫創作中,畫家應充分結合當代受眾的審美思想和審美趣味,基于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充分把握,以推進中國畫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推動二者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代舉臣.傳統文化在中國畫創作發展中的應用探析[J].美與時代(中),2020(06):40-41. [2]房宇偉.淺談中國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的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9(03):34-35. [3]楊若晗.國畫創作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探究[J].美與時代(中),2017(11):122-123. [4]高雯雯.國畫創作中傳統筆墨文化元素的應用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07):124-125. [5]陸曉明.試論國畫創作中中國茶文化元素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8,40(12):418. [6]潘暉.民間藝術對中國畫創作的影響——以京劇為例[J].藝術評鑒,2019(03):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