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梳理與再思考时间:2023-03-03 文獻的梳理與回顧 通過在中國知網(CNKI)中文數據庫中查詢與“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主題相關的論文和資料,發現當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內在邏輯。秦會朵等學者指出:“文化產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是題中之義,鄉村的全面振興也需要文化產業的賦能!盵2]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是應試而謀的實然之舉。二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它的快速發展能夠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能夠促進鄉村特色農業、手工業、服務業的發展,推動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等。正如高宏存指出的,文化產業發展“給鄉村振興筑牢物質基礎,同時帶動實現文化傳承、鄉風文明塑造、生態保護、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和諧統一”[3]。三是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不同的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有不同的途徑。如楊小冬研究了文旅融合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他認為,要通過多元主體融合、多元產業融合、市場環境融合、現代科技融合等途徑賦能鄉村振興[4]。范建華等人指出,數字文化產業要通過“驅動鄉村產業基礎高級化、推動鄉土文化接續復興、引領鄉村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以及助力城鄉命運共同體建構”[5]等途徑賦能鄉村振興。此外,也有學者指出,要通過開發民俗音樂文化產業促進音樂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總體而言,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研究已越來越受學者關注,但研究成果較少,無論是理論層面還是實踐層面,均應進一步深入研究。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 文化產業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產業的概念 在西方,“文化產業”這一概念源自法蘭克福學派學者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提出的“文化工業”一詞;在我國,“文化產業”這一概念正式被提及是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在此基礎上,有關學者對文化產業的概念進行了大量的探討。 董慶佳認為,文化產業“特指以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消費為核心的產業”[6]。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文化產業的范圍,僅是從精神領域理解文化產業。李江帆認為,文化產業是“在國民經濟中生產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務產品和實物產品的單位集合體”[7]。這一定義同樣也縮小了文化產業的范圍,只是從生產環節闡述文化產業。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把文化產業定義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集合”,這是迄今為止對文化產業這一概念進行的比較完整的表述。文化產業既包括文化產品的生產活動,又包括文化產品生產所需的服務、銷售、消費等活動。 文化產業的特征 文化產業具有多重屬性,總體而言,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特性。 一是文化性。文化性是文化產業最基本的屬性。中國的鄉村范圍廣闊,各地區文化資源各不相同,獨具特色。因而,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基于鄉村地區的特色文化資源,立足于文化差異性,因地制宜,賦能鄉村振興。 二是經濟屬性。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是其作為一種經濟形態所具有的經濟方面的性質和特點。首先,從“產業”一詞看,它屬于經濟范疇。因而,文化產業具有一般商品所具有的經濟屬性,它能夠合理調整地區的產業結構,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也是各個國家紛紛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原因所在。其次,文化產業發展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及價值規律,文化產業若不能遵循規律,就無法實現高質量發展。因而,文化產業的經濟屬性也是其典型特征。 三是意識形態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屬性是本質屬性!盵8]衡量文化產業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創造了多少經濟價值,而是看其是否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性會對社會效益產生影響,發展文化產業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9]。 四是創新延展性。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它既具有文化的特性,又具有產業的特性,文化產業易融合的特性使得其在經濟、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具有很強的創新延展性。它可以很好地同科技深度融合,通過不斷改變生產方式、傳播方式、體驗方式等激發創新活力,延長產業鏈條。同時,文化產業同旅游產業相融合,可以形成集“吃、穿、住、用、行、游、購、娛”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條,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 2017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重要部署。在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盵10]。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鄉村振興做出了詳細部署。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之后,鄉村振興邁向了嶄新階段。2022年,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深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就是要著眼于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同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和生態振興。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內在契合 文化產業之所以能夠賦能鄉村振興,是因為文化產業所具有的多重屬性契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能夠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文化產業能夠支撐產業興旺 文化產業本身就是一種產業,它的高質量發展是支撐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途徑。同時,由于文化產業的易融合性,它能夠同特色農業、手工業、服務業等相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叭a融合”也是鄉村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鄉村振興需要激發“三產融合”的內在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文化產業能夠對產業興旺起到帶動作用。 文化產業能夠促進生態宜居 文化產業是綠色低碳的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堅持“雙碳”目標,聚焦全面綠色轉型,避免因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現象發生。鄉村振興同樣也需要綠色、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不再單一地追求物質生活享受,精神文化需求有所增加,特別是對于人居環境而言,鄉村的綠色發展能夠促進美麗家園建設,而文化產業的這一屬性可以促進鄉村生態宜居建設。 文化產業能夠促進鄉風文明 發展文化產業可以喚醒鄉村的特色文化資源,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要內容發展文化產業,能夠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這一點同鄉風文明的具體要求相契合。 文化產業能夠助力鄉村治理 中華文化的根與魂在農村,鄉土文化則凝聚著鄉村美景、鄉情鄉音,以“鄉愁”為紐帶,文化產業的發展能夠增強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其文化自信。文化產業可以挖掘鄉村文化的內涵,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通過對鄉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凝聚廣闊力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鄉村振興同樣也需要以此來帶動鄉村治理。 文化產業能夠實現生活富裕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追求。共同富裕是指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裕,發展文化產業正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之舉。實現共同富裕的難點在鄉村,鄉村振興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通過鄉村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既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生活富!币蟮闹匾e措,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典型模式 鄉村的文化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多年的實踐探索出了不同的典型發展模式,如數字文化賦能模式、文旅融合賦能模式、創意設計賦能模式等。 數字文化賦能模式 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數字文化產業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同時數字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的應用能夠推動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更為重要的是,數字技術應用也能促進鄉村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爸袊煅邸惫こ搪涞刭F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小鎮通過應用數字技術打造了虛擬式演播、沉浸式體驗的全新模式,在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天眼小鎮”的建設。 文旅融合賦能模式 文旅融合不僅能增強鄉民的文化自信,還能提高其思想認知,從內生動力上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文旅融合可以說是現階段最為“火熱”的賦能模式。文旅融合通過文化重構、旅游開發、呈現互動等方式,持續為鄉村振興賦能。四川省戰旗村通過自主設計以“非遺技藝”為核心,集工藝展示、參觀游覽、互動體驗、產品銷售于一體的文旅模式,實現了產業的多元價值以及鄉村振興的“蝶變”。 創意設計賦能模式 創意設計賦能,即鄉村文創產品依據鄉村生態資源、地理環境、文化資源、特色產業、鄉村生活等要素展開跨界創意設計。通過創意設計,產品的附加值會進一步提升,也更能滿足人民的個性化需求。山東省高密市聶家莊持續推進聶家莊泥塑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文化源泉。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要立足于文化產業的基本特征以及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律,從資源、技術、人才、機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賦能鄉村振興。 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是賦能鄉村振興的基礎 受地理因素影響,不同地區的文化資源獨具特色,各不相同。鄉村地區更是如此,“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承載著當地特色的民風民俗。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是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因此,要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并對其加以保護和傳承,使得鄉村文化資源能夠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只有激活這些資源,鄉村文化產業才能更具特色,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所以說,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傳承是賦能鄉村振興的基礎,要通過加強評估,及時了解文化資源的保護及開發情況。 科學技術的應用是賦能鄉村振興的動力 科學技術能夠推動文化產業優化升級,因此,科學技術的應用是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動力。第一,將科學技術應用到鄉村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傳承之中,加快實現文化資源的數字化轉化。第二,將科學技術應用到文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第三,將科學技術應用到文化產品消費與流通的過程中,推動鄉村文化的傳播。 人才的培育與調動是賦能鄉村振興的關鍵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產業發展,人才是保障。人才,是科學技術的創新者,是文化資源和新興技術融合的推動者。因此,要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與調動。一方面,加強對地區高素質人才的培訓,實施文化產業人才扶持項目,帶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另一方面,積極調動其他區域優秀人才進行“一對一”幫扶指導,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體制機制的創新是賦能鄉村振興的保障 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意味著文化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而體制機制的創新是文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建立健全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完善鄉村文化產業市場的運作機制,完善人才培養和調動機制等,以保障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有序性,從而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秦會朵,范建華.文化產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J].理論月刊,2022(06):76-82. [3] 高宏存.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的理念革新與思路突破[J].行政管理改革,2022(11):23-33. [4] 楊小冬.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機制與路徑[J].人民論壇,2022(24):81-83. [5] 范建華,鄧子璇.數字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復合語境、實踐邏輯與優化理路[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1):67-79. [6] 董慶佳.文化產業諸概念再辨正[J].中華文化論壇,2015(07):87-89. [7] 李江帆.文化產業:范圍、前景與互動效應[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04):26-30. [8] 堅守人民情懷,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習近平在湖南考察并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紀實[Z/OL].(2020-09-20)[2023-01-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339350248436695&wfr=spider&for=pc. [9] 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22日)[N].人民日報,2020-09-23(02). [10]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