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技術與歷史真實 ——影視人類學視野下地捫侗寨影像資料的考察时间:2023-03-22 貴州地捫侗寨民俗文化獨特豐富,被譽為“時光邊緣的村莊”,F選取人類學片《地捫傳說》和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影視人類學透視,以期引起記錄者的重視,對還沒有記錄的非物質文化進行搶救性的拍攝和記錄,使影像資料的信息更準確。將地捫侗寨的外在形態和內在文化展現在人們面前,可以更好地保護地捫侗寨,客觀傳達地捫侗寨的侗族文化。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地捫侗寨是僅次于全國最大的肇興侗寨的第二大侗寨。地捫侗寨作為侗族聚集規模比較大的村寨,共有村民480余戶,人口近2200人,全寨共有5個大房族,保存完好的鼓樓和花橋各有3座。地捫侗寨具有豐厚獨特的民俗文化,也有眾多節日節慶;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地捫侗寨不僅古老,還具有侗寨的代表性,是侗族原生態文化的“活化石”。 近年來,很多宣傳機構和侗族人為宣傳地捫侗寨拍攝了很多影像,一些自媒體平臺也發布了大量有關地捫侗寨的視頻,但是這些影像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制作者自己的觀點,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剪輯加工而成的,有的甚至是為了炒作和吸引眼球而制作!叭祟悓W片的真實性,與藝術創作所要求的藝術真實不同,人類學片所要求的這種真實性屬于科學真實性的范疇?茖W真實性的實現,要靠從素材拍攝到后期編輯制作的每一個步驟都采取嚴謹的科學態度來保證!边@些影像資料在制作的過程中使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再加上字幕解說,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通過大眾傳媒向公眾傳播文化知識,以及提供公眾欣賞,因此這些影像資料并沒有記錄真實,反而在某種程度上記錄了“偽真實”。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這些影像資料存在“偽真實”,不能全面反映地捫侗寨的原有面貌,會對地捫侗寨的研究造成誤導。 本文選取人類學片《地捫傳說》和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影視人類學透視,以期引起記錄者的重視,并對還沒有記錄的非物質文化進行搶救性的拍攝和記錄,以便更好地保護地捫侗寨。人類學片《地捫傳說》時長共29分鐘,成片于2020年9月,是南京大學創新創業課程項目,由南京大學社會科學院影視社會學人類學實驗室出品,由吳邦春、楊雄祥和吳麗勤導演,該作品獲得第六屆中國民族影視高層論壇三等獎,入選2020年影視人類學年會學生影片單元優秀作品。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由貴州省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于2022年5月開播,總時長120分鐘,紀錄片展現了地捫村人們一年四季不同的生活狀態,彰顯了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影視人類學是“以人類學研究中影視手段的應用方式及其表現形式為研究對象,探討影視手段在人類文化研究中的功能、性質、應用規律,以及人類學片的特征、分類和制作方法的人類學分支學科!薄叭祟悓W片是在人類學理論指導下,綜合運用人類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和影視學的表現手段,對人類文化進行觀察和研究,并對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的形象化表述!比祟悓W片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人類學片指經過后期剪輯加工、編輯制作的完成片;廣義的人類學片不僅包括成片,同時還包括沒有經過后期處理的素材片!兜貟袀髡f》由南京大學社會科學院影視社會學人類學實驗室出品,是在人類學理論的指導下拍攝的,因此可以把《地捫傳說》理解為人類學成片!坝^賞片在選題上多側重于用易于形象表現的節慶、風俗、禮儀等,其制作比較精細,注意知識性、可視性的統一。電視欄目《民族大家庭》《紀錄片之窗》等播出的一些民族題材影片就有這樣的特點!薄稌r光邊緣的村落——地捫》由貴州省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和貴州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可以看作一部觀賞片,雖然該紀錄片在信息傳播方面不如人類學嚴謹,但是它的圖像是真實的,內容也是科學的,對傳播地捫侗寨的侗族文化和促進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對研究侗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價值。 《地捫傳說》的影視人類學透視 《地捫傳說》的人物角色有兩類,其一是侗族少女吳化卡,是否真有其人,現已無法考證;其二是由地捫村的一些侗族青年扮演的人物角色!兜貟袀髡f》劇組根據拍攝需要在當地進行了調研,對侗族少女吳化卡反抗傳統婚姻的故事進行了復原拍攝。由于劇本是青年人共同商定的,演員也都是本地村民,因此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關系比較融洽,彼此沒有生疏感。但是,這些演員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缺乏表演經驗,表演技能還有待提升。 從真實環境來看,人類學片的拍攝環境就是被拍攝的人物和事件所處的真實環境!兜貟袀髡f》采用復原拍攝的方法,記錄了沒有外來干擾的傳統侗寨風貌,展示了原始、傳統的侗族文化。攝制組在場地選擇、背景設置、人員調度、道具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設計,但是由于拍攝條件有限,也沒有進行技術性補救,如室內亮度不夠時沒有進行補光,所以整部片子在真實環境的營造上較為欠缺,但卻使我們看到了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地捫侗寨所受到的影響。 從人類學片的科學性、真實性特征來看,《地捫傳說》采用了“本位視角”的研究方法,站在地捫村民的角度去觀察和理解,并從被研究者的角度把握和體驗侗族少女吳化卡反抗傳統婚姻這一故事!兜貟袀髡f》講述了一個流傳于當地侗族人民之間的民間故事,是根據當地一名退休教師的自編劇本改編而來的,加入了現代人的“他位視角”,如生活場景、對話、感情的升華以及對婚姻和生活的見解等,帶有藝術作品的個人化敘事傾向。 從視聽信息角度來看,其要求把圖像和語言以及所伴隨的音響如實記錄下來!兜貟袀髡f》采用的攝錄設備可以直接進行拾音,整部片子在聲畫同步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是音質不高,噪聲多,信噪比低,再加上地捫村方言的影響,觀眾需要借助字幕才能完全看懂作品。 從行為過程完整的角度來看,其要求拍攝連續有序,有始有終!兜貟袀髡f》在人物采訪方面的行為不完整,如對塘公的傳說和遺跡沒有交代清楚就直接進入侗族少女吳化卡反對傳統婚姻的情節。在拍攝吳化卡故事方面,導演雖然對鏡頭進行了預先設計,但只是簡單拍攝,對演員要求較低,對構圖、照度、對焦等方面的考慮不周,對蒙太奇鏡頭語言運用不夠,導致整部片子藝術性較低,可觀賞性不夠。 從人物完整的角度來看,人類學片的人物完整包括中心人物完整和外貌、有聲語言、形體語言完整兩個方面!兜貟袀髡f》共設計了兩個人物形象,分別為塘公和侗族少女吳化卡。對塘公的傳說遺跡拍攝采用了訪談和現場探訪的方法,對“塘公”這個人物的拍攝不夠完整;拍攝侗族少女吳化卡采用的是訪談式和復原拍攝的方法。雖然通過退休教師講述故事的手法來進行拍攝,可以將中心人物拍攝得較為完整,但在外貌、有聲語言、形體語言等方面的拍攝還存在不足,表現為在分鏡頭的運用上不合理,大量采用廣角和定焦式拍攝,對中心人物的細節刻畫不到位,難以捕捉到人物內心的變化。 《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的影視人類學透視 從真實性的人物角度來看,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介紹了侗族戲劇傳承人吳勝章以及地捫的“鬼師文化”。鬼師是侗寨村寨里掌管祭祀敬祖活動、驅邪消災、采藥治病的師傅,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片中采訪了侗戲傳承人吳勝章,講述了他與侗戲的故事,并指出侗戲是唱出來的,即唱侗戲;同時對侗戲始祖吳文彩作了介紹,歷代侗戲師編寫了《梅良玉》《李旦鳳皎》《朱郎娘美》等一百多部傳統戲曲,并在侗族地區廣為流傳,無論是愛情故事,還是英雄故事,都在侗戲中有所講述。紀錄片介紹了吳勝章的孫女幫助吳勝章整理侗戲劇本的故事,其中可貴的是吳勝章的孫女能用侗語與她的爺爺進行交流。紀錄片通過對這些真實人物的采訪和了解,反映出地捫侗寨的傳統文化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還能完整保存下來。紀錄片中說道:“時光在這里似乎有意放慢了腳步,讓這片室外田園完好地保存著侗族傳統文化!迸c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受現代文化影響較大的北侗地區,很多小孩都去寄宿制學;蛘唠S父母進城讀書,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會說侗語,生活中也沒有說侗語的氛圍,侗族的傳統文化和語言都面臨消亡的危險。 從真實事件的角度來看,真實的事件主要表現在習俗文化方面,有打草結提醒放牛注意事項、三月三侗族節日,并由此引出地捫侗寨的民歌。由于歷史上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侗族民歌體現了侗族的歷史、婚戀關系、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等。紀錄片強調“歌”的重要性,指出:“歌是民族的歷史,歌是民族的生命!薄皬拈_天辟地到人之初,從稼穡農事到婚喪嫁娶,事事都有專門的歌!薄案柙诙弊骞澣罩斜夭豢缮,有了歌,節日更加歡樂祥和,人們盡情歡唱,暫時忘記了山地生存的艱辛與煩惱,人們用歌聲講述歷史、憧憬未來,歌是戀愛的火焰,歌是婚姻的紐帶,歌是節日的歡樂,歌是勞苦中的愉快,歌是悲哀的慰藉,有了歌生活就有了光彩,有了歌日子就有了希望! 從人類學片的信息完整性來看,紀錄片拍攝了地捫侗寨的戲臺、獨特的糧倉,介紹了風雨橋的建造、維修以及風雨橋的作用等。但是通過畫面可以看到,即使是地捫侗寨這樣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村寨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現代文化的沖擊,村中的小孩穿戴的都是現代服飾。紀錄片對糧倉作了專門的介紹,片中指出“糧倉有糧食,日常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糧倉下有棺材,今后就有了歸宿”;小孩出生后種幾棵杉樹,長得最高的樹標記為壽木,由此提到了地捫侗寨人的生死觀,即片中講述的“活著與死亡就這樣從容地擺放在侗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從真實環境來看,紀錄片提到了文化傳承的現狀,隨著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侗族文化受到了現代文化的沖擊,侗族民歌和侗戲面臨傳承斷代的危險。吳勝章介紹了其徒弟學習侗歌和侗戲情況,但是他的這些徒弟如今都已是中年人了。片中記錄了吳勝章排練侗戲的場景,對侗戲《天仙配》進行了專門介紹。還拍攝了薅秧等勞動場景,對勞動號子歌和男女對歌作了介紹,遺憾的是復原拍攝沒有成功,沒有營造出原生地的氛圍,只是中老年人簡單地演繹了一下。紀錄片講述了貴州大學吳培安教授整理侗戲劇本并進行出版的故事,從這里可以看出,研究者也關注地捫侗寨文化。紀錄片介紹了孩子接受教育的情況,在小學開設侗語課,由歌師教唱侗族兒歌,指出地捫侗寨用“年長者教歌、年輕者唱歌、年幼者學歌”的方式傳承文化,正如片中所講述的,“地捫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傳統習俗”。 從人類學片的科學真實性來看,在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中可以看到,在春夏秋冬四個篇章中,只有在“冬”篇章中地捫侗寨人最多,體現了地捫侗寨當前的真實情況。鼓樓完工后舉行了開樓儀式,身著侗族服飾的小學生和中學生都能唱侗歌,反映了地捫侗寨努力保護和傳承侗族傳統文化的真實樣貌。紀錄片記錄了在鼓樓舉行集體過陰儀式的民俗活動,該活動由鬼師主持,但是并沒有對其進行完整的記錄,只是簡單進行了拍攝,沒有對鬼師的語言、動作、表情以及參加人的動作進行特寫,而是通過解說,指出儀式內涵就是“通過儀式讓活著的人與死去的親人見面對話、溝通交流,祈求祖先的保護、驅邪避災、逢兇化吉”,即沒有通過“本為視角”對地捫村民“眼睛”里的生活形態進行如實記錄。紀錄片中用到了2017·黎平縣第三屆侗戲調演暨黔、湘、桂侗戲邀請賽的畫面,展現了祭祀儀式,以紀念和緬懷侗戲始祖吳文彩,舉行立壇請師的儀式,祈求先祖神靈保佑演出成功。這里同樣是通過解說詞闡述儀式內涵,沒有用到“本為視角”,是為了使觀眾能看得懂,從而保證紀錄片的觀賞性?少F的是作為現場拍攝的視頻資料,紀錄片《時光邊緣的村落——地捫》較為完整地記錄了儀式的全過程,全景、特寫景都有,語言也比較清晰流暢。 《地捫傳說》是人類學專業的學生在田野調查上的一次嘗試,雖然專業性不夠,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卻是地捫侗寨影像資料中能體現人類學片特征的作品之一!稌r光邊緣的村落——地捫》作為官方媒體拍攝的紀錄片,其所體現的人類學片特征較少,但卻提供了有價值的人類學信息,對宣傳和傳播地捫侗寨的侗族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對研究侗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張江華,李德君.影視人類學概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