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驅動下的龍泉青瓷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研究时间:2023-03-30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文旅融合成為當下鄉村經濟發展關注的焦點。文化豐富了旅游的內涵,旅游是文化傳播的載體,二者相互促進,互為動力;诖,運用文獻資料、實地訪談等方法研究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溪口村的青瓷產業,對溪口村村落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對瓦窯垟遺址、黑胎青瓷遺址博物館以及龍泉市青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和運營模式進行調研,促進溪口村青瓷產業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研究發現溪口村青瓷產業主要存在保護傳承方式相對單一,工藝技術斷檔愈發嚴重等問題,并據此提出青瓷產業的傳承之道,即利用科技創新青瓷技藝,利用媒體弘揚青瓷藝術,利用古窯講好中國故事和利用開放打通市場渠道。與此同時,還提出了龍泉溪口青瓷研學旅游項目,以期更好地促進溪口村文化旅游的發展。 瓷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我國古代工匠的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偉大貢獻。龍泉青瓷在今浙江省龍泉市一帶,主要集中在小梅鎮大窯、金村周圍,其以豐厚瑩潤、凝脂如玉的釉層和優雅而華美的造型樣式以及精致工整的制作而享譽中外。近年來,關于龍泉青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釉色研究、造型藝術、燒制技藝以及藝術之美等方面,對龍泉青瓷在技藝上的要求更加嚴格,但對龍泉青瓷的現存問題、傳承與發展等進行分析的較少。 龍泉青瓷概述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動二者融合發展,使文化遺產的價值和內涵得到傳承創新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是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如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省龍泉青瓷,其不僅是地域文化的縮影,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當代講好中國故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龍泉青瓷是我國著名的傳統瓷器,擁有悠久的歷史。近些年,當地政府也非常重視龍泉青瓷產業的發展,龍泉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發布《龍泉市2021年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創建浙江省龍泉青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大力推進青瓷文化省級旅游度假區和中國青瓷小鎮建設。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龍泉青瓷的燒制技藝、傳承發展、古窯遺址、青瓷品牌等都面臨著時代的沖擊。歷史上,溪口村是龍泉青瓷古窯址重點集中分布地,這里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在溪北谷下坑至瓦窯垟一帶,發現未進行完全挖掘的古窯址還有11處。 瓷與窯:物的流動與變遷 龍泉歷史悠久,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青瓷中的哥窯更是五大名窯之一。 昨日輝煌——千年窯火源遠流長 龍泉青瓷有1700多年的歷史,始于三國兩晉,于北宋初具規模,宋元時期達到鼎盛輝煌,到了明中后期,逐步走向衰落。宋代制瓷規?涨敖^后,制瓷技藝登峰造極,龍泉成為全國著名的制瓷中心,歷數百年之久,直至清代衰落。 早在南北朝時期,龍泉人民就開始燒制青瓷。五代至北宋初期,龍泉窯業初具規模。宋王朝遷址到浙江杭州后,龍泉青瓷吸收了歷代名瓷的精華,工藝者以精湛的技藝燒制出精美絕倫的瓷器,青瓷發展進入了全盛的時期。那時甌江兩岸群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往來如梭。長期以來,龍泉青瓷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通過水運外銷出去,因此,龍泉青瓷也是我國海上陶瓷之路的參與者。南宋趙汝適著有《諸蕃志》,書稱在當時和中國有商業往來的56個國家和地區中,用瓷器進行貿易的有15個,F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出土的瓷器正是來自調研村落溪口村的龍泉青瓷。然而,到了明代,因為海禁政策的影響,龍泉青瓷銷量下降。16世紀晚期,當龍泉青瓷初到法國時,風趣的巴黎人將青瓷與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亞斯泰來》中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相比擬,稱其為“雪拉同”,這一雅稱一直沿襲至今。 五十年探索——千年窯火星火復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更加重視傳統歷史名窯,特別是在周恩來總理下達了“要恢復五大名窯生產,首先要恢復龍泉窯和汝窯”的指示之后,20 世紀50年代成立了“浙江省龍泉青瓷恢復委員會”和龍泉青瓷恢復領導小組,對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的恢復進行研究,使它恢復了生產和發展,也迎來了更大的挑戰。 毛正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作為龍泉青瓷的大師,毛正聰從1959年龍泉青瓷開始恢復發展以來,積極投身于青瓷產業,從細化青瓷的工藝到青瓷釉料研究再到嚴格把控青瓷技藝的時間,為恢復龍泉青瓷的歷史最高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與毛正聰一樣,溪口村的余光平跟隨師傅陳石玄根學習青瓷制作技藝為黑胎青瓷的發展作貢獻。溪口瓦窯垟窯址是宋元時期的一處龍泉窯遺址,窯址位于大窯龍泉窯遺址五大分布片區之一的溪口片區,在龍泉市查田鎮溪口、上墩等村域內。大窯龍泉窯遺址由大窯、高際頭、垟岙頭、金村、溪口五大片區組成,是我國南方地區典型的古瓷窯遺址,1988 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余光平大師在1998年創辦了龍泉溪口古窯瓷廠,隨后又設立了黑胎青瓷研究所,現在是浙江省高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龍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瓷傳統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溪口古窯瓷廠致力于傳承藝術,大膽開拓創新。與此同時,余光平大師與杭州西子花園的畫家積極合作,創作以傳統書畫裝飾入瓷的作品,為龍泉青瓷文化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隨著國家對青瓷生產的重視以及一批青瓷傳承人的刻苦鉆研,龍泉青瓷無論是在燒制技藝、釉料創新上,還是在技藝研究以及裝飾創新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一時期青瓷產業的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青瓷之都——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2000年之后,龍泉市政府每年制定優化龍泉青瓷的文化遺產保護計劃,組織成立了故宮博物院龍泉窯研究中心、龍泉劍瓷文化研究院,積極主動開辟海內外龍泉寶劍和青瓷各類產品市場,進一步推進龍泉青瓷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舉辦集旅游、文化、商貿為一體的國際性文化節慶活動——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游節,被浙江省政府評為全省十八個文化節慶重點扶持活動之一。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游節的目的在于進一步弘揚博大精深的青瓷和寶劍文化,推介優質文旅資源,塑造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旅融合的品牌形象,提高龍泉劍瓷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公眾認同度,全方位打造和宣傳龍泉市“山水古城、劍瓷名城、旅游新城”的城市總體形象,提升龍泉影響力,創建龍泉青瓷寶劍品牌形象,保護和傳承龍泉青瓷寶劍傳統文化,發展龍泉青瓷寶劍現代產業。 2015年,龍泉市文物局向省文物局提請溪口瓦窯垟窯址保護與展示工程立項報告;2016年向省文物提請關于溪口瓦窯垟窯址保護與展示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2017年委托浙江省古建研究院進行溪口瓦窯垟保護與展示工程方案設計,該工程設計是從分析文物本體安全與有效展示利用的關系入手構思的;2018年申請獲得國家文物局保護展示專項經費438萬元,同年12月,溪口瓦窯垟窯址保護與展示工程開工。截至目前,溪口瓦窯垟窯址展示與保護工程基本完工,建設完成了龍窯覆棚、管理房、停車場、景觀、棧道、東面窯床覆土回填等項目;2019年,溪口瓦窯垟窯址展陳工程項目在該窯址建設,該工程主要是對管理房進行裝修和布置,設計方案與建設有展廳、會議廳、休息室、體驗區、衛生間等。目前兩個項目全部竣工,已經向游客和青瓷研究愛好者全面展示。 2021年,龍泉市查田鎮溪口村舉辦主題為“觀不滅窯火,品千年瓷韻”的鄉村文化漫游節以及“天下龍泉——獻禮百年 魅力查田”優秀攝影比賽等活動。青瓷藝人在現場展示了制瓷過程,展示拉坯、刻花等技藝,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眼球,不少游客紛紛動手操作,親自體驗制作青瓷的樂趣。除此之外,游客可以前往溪口瓦窯垟青瓷博物館進行參觀,徜徉在美麗的青瓷作品中,在一瓶一罐中領略青瓷的千年之美,感受青瓷的魅力。 目前,龍泉青瓷已成為龍泉市獨具特色的經濟支柱產業。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展,龍泉青瓷步入了全新的繁榮期,不但藝術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而且日用瓷也在當今綠色環保潮流中占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其間也涌現出了一批技藝精湛的非遺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優秀人才。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龍泉青瓷與時俱進,通過引進“智能瓷窯”技術,利用科技手段控制燒窯周期,提高了青瓷成品率,減少了損耗,使龍泉青瓷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青瓷產業:物的生產與現存問題 青瓷產業生產模式 龍泉青瓷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模式大多為家庭式作坊的小型私營企業,規模較大的企業不多?偟膩碚f,龍泉青瓷產業整體呈規模小,投入少,產量低,效益低。家庭作坊型企業大多數為當地工藝美術大師的私人作坊,其成員主要是家庭成員和親傳弟子等,在調研溪口村余光平大師的黑胎青瓷古窯瓷廠的過程中了解到,余大師一年燒制三窯左右,成品率在50%~60%,而這類企業占青瓷企業的80%以上;企業型主要經營包裝瓷和日用瓷,員工較多,成員也相對復雜,每年產量有幾萬件左右。近三年龍泉市青瓷產業整體呈遞增趨勢,2021年同比增速為21.8;2021年青瓷產業占GDP的比重為3.85%,比同期增長了0.37%。 龍泉青瓷傳承發展產業模式的現存問題 近幾十年來,龍泉市委、市政府、查田鎮政府、溪口村委員會等各級行政單位在當地青瓷產業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同時也實施了有關政策措施,從全國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案例來看,溪口村在對青瓷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面對各類傳統文化的逐漸衰落和各類民俗技藝的失傳,現階段,溪口青瓷要想真正實現對長期、有效、良性的可持續性傳承,仍存在著諸多現實因素和亟須解決的問題。 保護傳承方式相對單一,工藝技術斷檔愈發嚴重 在古代,民間龍泉青瓷主要在家族內部傳承,均為祖輩傳授于晚輩,師徒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各類傳承問題較為突出。近年來,年輕一輩人由于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不同,對青瓷傳統文化和燒制技藝方面缺少興趣和積極性。雖然已將青瓷的學習列入龍泉青瓷寶劍培訓的教學計劃中,但事實上參與人數不足,且參與積極性不高。而且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年輕人更愿意從事新興行業,龍泉青瓷技藝傳承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出現了嚴重的斷檔失傳問題。 為了解決工匠藝人匱乏的問題,龍泉市政府專門從江西景德鎮引進了一批工匠,同時出臺了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景德鎮工匠藝人到龍泉投資辦廠。這些工匠藝人雖然有熟練的燒制技藝,但對龍泉青瓷文化研究不足,同時對傳統器型理解不到位,導致大量變味、造型怪異和胎釉不純正的龍泉青瓷流入市場。從大眾獨特的審美視角來看,景德鎮造型風格的龍泉青瓷與傳統經典造型的龍泉青瓷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導致大眾對龍泉青瓷積淀千年的文化內涵產生誤解。 因此,為了真正實現對溪口村本土的青瓷技藝的保護和傳承,梳理收集龍泉青瓷相關資料,統計和保護老一輩龍泉青瓷藝人,號召、引導和培養新一代龍泉青瓷傳承人,培養溪口青瓷燒制技術的尖端人才,擴充溪口村青瓷產業人才基數已經刻不容緩。 相關產業結合問題重重,市場發展道路有待開拓 近年來,包括溪口青瓷在內的龍泉市青瓷產業出現了行內熱行外冷的現象,以余光平、毛正聰等大師為代表創作的藝術青瓷作品,在各種拍賣市場上拍出很好的價格,讓人們看到了傳統青瓷工藝傳承的市場價值。但整個龍泉青瓷產業化、大眾化產品嚴重不足,日用青瓷市場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在銷售上一直都非常有限,市場機制不完善,像在北上廣深這樣潛伏著巨大消費市場的大城市,龍泉青瓷銷售網點寥寥無幾,民眾對其認知度不高,市場化道路有待開拓。 通過本次調研,筆者發現溪口村的青瓷歷史文化保留較為完整,便于青瓷技藝的傳承以及青瓷產業的發展。但目前青瓷技藝的傳承、產業發展、產值規模和市場拓展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使其無法規;、產業化和現代化,難以達到以青瓷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最終目的,唯有充分利用“青瓷+”“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才能使青瓷釋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通過此次調查發現,從事青瓷工作的年輕人較少,作為在“青瓷之鄉”長大的青年,他們對青瓷有深厚的感情,對溪口村有強烈的歸屬感,作為年輕一代,他們比父輩有著更新的思想,更廣闊的見識,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興力量,可以賦予溪口青瓷產業發展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創造力。因此,留住并激勵年輕人積極從事青瓷產業亦是以青瓷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關鍵一環。對于鄉村產業振興而言,溪口村的青瓷文化與深厚歷史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基底。傳統產業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可以借助青瓷技藝開創沉浸式體驗項目,助推青瓷產業文化與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合發展,走出一條龍泉市溪口村獨有的“青瓷+研學+文化+旅游”的文旅融合鄉村振興之路。 參考文獻 [1]蘇啟.鄉村振興中鄉村產業發展規劃的思考[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1(12):2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