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動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啟示——以《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為例时间:2023-04-06 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良訓 《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片是由上海市嘉定區委宣傳部投資的系列原創公益性動畫,該系列作品從歷史角度出發,向廣大青少年群體講述了嘉定八百多年歷史中流傳的經典故事,以二維動畫的形式傳承和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風韻,呈現出江南小橋流水、水汽氤氳的地理環境和樸素而深厚的人文情感。除了動畫片本身所傳遞的美學效應之外,該系列作品由藝術的“能指”延伸至文化層面,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傳遞出來。正如導演彭擎政所說,“中國唱詩班”系列的每一部作品就像一壺壺陳釀,雖然沒法讓人盡興,但是一定會讓人意猶未盡,口齒留香。這些余味深長的“留香”不僅源自動畫本身的藝術魅力,更離不開系列短片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持續構筑。動畫片主創團隊以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母體,以嘉定地區鴻儒巨擘的故事為綱要,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將故事以唯美的動畫形式娓娓道來的同時,使其蘊含著深刻的道德教育意義,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道德與人內在合一重要思想,在青少年群體的道德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該系列的第一部動畫短片《元日》中,創作者描繪了中國傳統農歷新年的歡度場景。短片講述了明代中后期的嘉定名士、著名學者唐時升在唐府歡度春節的情景,在“永受嘉福,長樂未央”的樂感文化氛圍中,向觀者傳達了“立德”“尊老愛幼”等中華傳統美德。首先,短片開端以孩童的視角展現過年時的節日氣氛,這便使得低齡觀眾有了極強的代入感。在小主人公淘氣地去拿取祭祀灶王爺的供食時,他的父親出現,并以出自北宋邵雍《戒子孫》中的“物非義不取”來教誨孩子,隨后在孩子知錯后又告誡他“知錯能改,孺子可教”,用以教授晚輩立世之德。這個故事片段將獎與罰并重,形成了一個道德良訓的教育閉環。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就倡導“立德”的思想。早在春秋時期,孔子便提出“文與質”相統一,《論語·雍也》中對此的闡述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盵1]孔子在此強調的是做人需先立德方能為君子,與此同時強調“比德”的精神素養,對君子的品行規范作出一系列道德要求。時至今日,這些傳統文化中關于“立德”的精神價值追求,已經內化為中國人的德行根基。 《元日》中第二個篇章展示的是學生前來向唐時升先生拜年的景象。一圈籬笆圍起的樸素的小院中,菜園中的植物上積起了冬日的落雪,屋內除正堂中央懸掛的一幅字外,其余部分的陳設簡單、整潔,唐時升先生言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師生同飲簡單的時蔬湯羹,窗外忽然燃起的煙花為這其樂融融的團聚時刻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這個故事片段在先生與學生共度新年的歡樂氛圍里,向觀眾傳遞出敬師尊老的傳統道德觀。 而該系列動畫的另一部想象奇崛的作品《游子吟》,通過描繪寒門出身的清代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幼時家中的情景,向觀眾講述了一個十分令人感動的母愛故事。短片中化用了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中“鼠薦卷”的故事。家境貧寒的小王鳴盛穿著破舊的棉衣總是被同學嘲笑,在參加童子試的冬日前夜,母親在為小王鳴盛縫制保暖的棉衣,手縫的新棉衣軟綿暖和,在小王鳴盛的夢中幻化成天空中溫暖柔軟的云朵,幻化成小糕團變大后溫暖毛絨的肚皮。第二天醒來后,小王鳴盛看到母親受著寒凍熬了一宿制作的新棉衣,望著母親單薄破舊的衣衫,帶著感動和母親給予的溫暖考過了童子試。千百年過去,萬事萬物都發生了改變,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愛則綿延千載,能夠真切地帶給人們感動。在短片《游子吟》的結尾,早已考取了功名并為人父母的王鳴盛給他的四個孩子講述了這個關于偉大母愛的故事后,四個小孩子爭相嚷著“娘先吃,先吃我的”,傳遞出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中孝敬父母的傳統道德觀的展示與傳承。 《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短片著眼于立德樹人,在藝術創作中滲透人文關懷,形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如果說色彩相和的構圖與造型法是《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片對傳統美學表現形式的現代化表述,那么蘊藏在短片中的德育意義,則是《相思》《元日》《游子吟》《飲湖上初晴后雨》《夜思》《詠梅》這一系列動畫佳作的內在精神構造。 詩畫相融的美育情懷 就畫面的美學意境來說,《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推出的首部作品《元日》展現出了光影流動的“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年節景象,動畫短片《相思》則在帶有古典中國風的畫面中鐫刻進了“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氤氳繾綣。短片《相思》的故事是根據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將詩佛王維的五言絕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詩情畫意展現了出來。短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出身貧寒的少年王初桐與鄰居家的少女六娘自幼青梅竹馬,年少時便以紅豆傳遞懵懂情誼,卻在成人之后因門戶的壁壘不能終成眷屬。造化弄人,初桐多次參加鄉試,無奈屢試不中,在六娘無可奈何被迫嫁給富家少爺之時,初桐卻成功考取了功名。在短片的結尾,王初桐攜著六娘贈予的帶有紅豆紋樣的繡帕,立于遠行的扁舟之上,二人從此天各一方。觀眾沉浸在詩畫相融的情境中,一同感受主角悵惘的情愫。 短片《相思》運用動畫獨有的高度假定性的藝術形式,賦予了畫面生動的審美效果,通過有限的畫面和無限的想象,將故事指引向它所要表現的某種靈驗性和智慧性的內核上去。短片通過對氤氳的江南風物和紅豆的刻畫,在觀眾眼前展開一幅生動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原詩景象,向觀眾傳遞了具有國風古韻的審美情懷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審美意趣,這些畫面構筑出了獨特的中國風韻。而這些具有詩情畫意的描繪,離不開短片對細節的設計巧思。例如短片中紅豆的物象共更迭了四次。王維詩歌中原本描述的紅豆是“是一種帶有小黑點的劇毒之物”[2],而片段中六娘簪子上的紅豆為相思子,王初桐幼時手上拿的紅豆是赤豆,六娘繡帕上的紅豆則為海紅豆,短片對這些不同品類的紅豆進行了細膩的刻畫,使之在人物的不同情感發展階段蘊含不同的寓意。片中有一處對時光荏苒更替的描繪,導演用一株紅豆樹的生長,將時間的流逝形象地刻畫了出來,紅豆樹從開花、生發,到結莢、結果,最終一顆紅豆團落而下,恰好點中了一株雨天里葉尖正在滴水的秧苗。畫面靜靜地向觀眾訴說著一段屬于紅豆的生命時光。與此同時,這顆掉落的紅豆又將觀眾的視線帶向了豆莢旁一只正在舒展翅膀的紅蝶,這只紅蝶漸漸展開雙翅,像極了火紅的窗花,詩畫相融的意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在觀眾面前呈現出來。 短片《詠梅》以嘉定竹刻上的西湖景致為開端,而后畫面倏地撤去了竹底,幻化成繽紛的西湖美景,這一美景隨著接下來短片對西湖八景的依次介紹,在觀眾眼前徐徐展開。此外,短片還對宋朝文學家王安石的《詠梅》原詩進行了藝術加工。李澤厚先生曾說:“人的審美之所以不同于動物性的感官愉悅,在于其中包含有觀念、想象的成分!盵3]短片中的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被想象幻化成梅花花精梅娘與嘉定竹刻大師周顥的故事。片中的梅娘是因周顥的保護而生出的花精,短片巧妙地將詩歌中的“暗香”這一意象用梅娘化成的梅花花瓣對周顥的追隨展現出來。這一片花瓣的飄轉貫穿短片的始終,始終縈繞在周顥的身邊,在繾綣的詩畫相融的意境中,播散開濃濃的情愫。這一幕幕詩畫相融的景致,流淌著極具中國美學情調與中國傳統審美觀的韻味,為觀眾搭建了一個美育平臺,在青少年受眾中取得了良好的美育效果。 生動形象的教育形式 過去,我國傳統文化傳播與道德教育的主流方式為口耳相傳與書籍相授,二者一同構建起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傳播范式。但傳統范式在當下難免顯得枯燥乏味,很難直接吸引到在“讀圖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少年群體。以詩歌為例,雖然詩詞作品的描繪中充溢著濃郁的詩意,用心體會之后,能使人產生極大的精神愉悅感,但在當下,受傳統紙本傳播形式的束縛,詩歌的傳播缺乏較強的趣味性,而極具活力的動畫藝術媒介則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相較于傳統枯燥的書面文本,動畫能夠呈現出豐富的動態畫面,繪聲繪色的動態影像所帶來的效果更為具象、細膩且充滿想象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方面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但也因外來文化的涌入出現了文化斷層。因此,重新回望傳統文化,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化,就成為當代動畫產業從業者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中華民族五千年沉淀的傳統文化是當代動畫藝術創作的不竭寶庫,也是植根于動畫創作者內心的靈感源泉。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和文化產業自身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涌現出《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一大批優秀的文化作品,這些優秀的作品不斷推動觀眾參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中去,這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與當代青少年的成長來說極有意義。 美國學者柯馬。∕artin Kern)曾在《儀式中國》中提出這樣的看法:“中國傳統文化在今天若想獲得持續的影響,已無法避開新媒介方式的介入。只有這樣,這片毫無漣漪的池塘才會再次釋放出波濤洶涌的影響力!盵4]《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無疑是中國動畫產業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作出的有益嘗試,該系列共陸續推出六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風韻的動畫短片。短片《元日》再現了明代嘉定地區的傳統年節場景,濃郁的“年味”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歡度了一次喜氣洋洋的中國農歷新年;短片《相思》中,借紅豆寄相思的悲婉愛情故事讓觀眾沉浸在氤氳的江南煙雨中,感受主人公情感的流淌;短片《游子吟》讓觀眾穿越回清代,通過王鳴盛的經歷感受“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母愛;短片《飲湖上初晴后雨》中,明代才子婁堅在湖上夜游,船塢中搖晃的燈盞和歡笑聲,讓觀眾一同體味古時夜游之趣;短片《夜思》所講述的顧維鈞先生的愛國事跡,將觀眾帶回民族的危急時刻,感受英雄的力量;短片《詠梅》中,竹刻家眼中別具意境的山林竹;没骱谰,讓觀眾在如詩如畫的畫境中遨游。這種極具活力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為當代中國的動畫創作搭建出一個良好的平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文化自覺的增強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發展,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相互尊重與交流彌合了不同文明間的間隙。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等全球合作理念與實踐的不斷豐富,中國動畫走出國門不僅僅是一種可能,更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如此一來,在全球化語境下,如何用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就成為每一位動畫從業者的重要使命。 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傳承好中國精神,在動畫中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皠赢嬰娪笆枪I化的文化商品,它的游戲規則就指向了它的創作動機……這就意味著動畫電影勢必要迎合大眾的審美趣味,建立一種內在化的審美機制,這種審美機制必須寄生于大眾共同心理的基礎上!盵5]而動畫這一藝術載體內在審美機制的內核,就是整部動畫作品所傳遞的文化內涵。因此,要傳遞出中國氣象、中國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勢必需要賦予動畫作品這些重要的文化內涵。這也是《功夫熊貓》《花木蘭》等一系列由美國出品的、單純視覺意義上的“中國風”作品無法呈現出中國氣象的根本原因。這些作品看似講述了在中國發生的故事,并且其中的場景、建筑、角色都呈現出“中國風”的視覺效果,但其故事內核宣傳的仍然是美國精神,正因如此,中國觀眾觀看后會產生“味道”不對的感覺。因此,對于中國本土的動畫創作來說,用中國動畫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華文明,是歷史賦予中國動畫人的光榮使命。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就必須堅持國家站位,樹立全球視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薄吨袊姲唷废盗凶髌吠ㄟ^優秀的作品傳承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與中國精神,努力地完成民族復興的文化使命,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立足本土的優秀文化視覺盛宴。短片中構建出的十足的中國韻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以及對中國傳統道德理念的一脈相承,使得《中國唱詩班》成為新時代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道路上的強大力量。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5. [2]武鵬.“中國唱詩班”系列動畫短片的藝術風格[J].四川戲劇,2018(06):154-157. [3]李澤厚.美學三書[M].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34. [4]柯馬丁.儀式中國[M].陳致,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7. [5]李琰. 中國動畫的受眾情感體驗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上一篇從漫威宇宙考察文化IP整合傳播下一篇張海曉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