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民族動畫電影角色突破性發展路徑时间:2023-04-11 中國動畫要強化精品意識,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學習、吸收國外先進的動畫創作理念、制作技術、研發方式和運營模式。在動畫電影市場日趨飽和的今天,我國的民族動畫電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如何突破重圍,獲得新的發展是民族動畫電影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從《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以神話傳說為題材設計并制作完成的,具有傳統文化特色且充滿智慧色彩的動畫電影出發,對傳統民族動畫角色突破性發展路徑進行探究。 傳統人物形象對“人物弧光”技巧的成功運用 所謂“人物弧光”,指的是人物本性的發展軌跡或變化,包括好的變化和不好的變化!叭宋锘」狻奔记傻某晒\用是電影成功的重要因素。豐富飽滿的人物性格,可以更好地吸引讀者。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改編自神話故事,其將每個人物的特點與時代背景關聯起來,以極其自然流暢的方式將“人物弧光”應用在影片人物中。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是該影片成功的關鍵。 動態性 電影最具魅力、最打動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人物的性格特點。人物性格單一化容易使得人物與現實偏離(過度完美或片面化呈現),而扁平化的人物形象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同時,人物具有動態性至關重要。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性格會因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一個真實的人物在受到外在環境和內在思維方式的影響后,其思想和價值觀念一定會發生變化。比如從逃避到面對,從懦弱到勇敢,從幼稚到成熟……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導演使用“回憶殺”“他人視角的描述”“人物自我對話”等方式呈現了哪吒的性格變化,向觀眾展現出哪吒的成長歷程,從而更好地引發了觀眾的共鳴,使觀眾對角色的認知更加深刻。 隱蔽性 隱蔽性指的是暗藏于人物內心的變化。人物內心的變化往往不會表現出來,所以也很難被他人猜測出來。導演通過挖掘人物身上獨有的特質,探尋其人性閃光點,使人物形象獲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性。這也決定了哪吒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初登場的哪吒陰差陽錯成為魔丸轉世,生來便是眾人眼中的“妖怪”,與嬰兒稚嫩且天真美好的形象截然不同,這樣的身份使受眾對其有著極大的好奇心。但是,隨著后續故事情節的推動,哪吒不再是一開始的調皮小子,其形象逐漸變得神秘且具有了多重性。在故事情節推動人物性格改變的同時,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立體,觀眾也對其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對抗性與漸進性 所謂對抗,就是兩股力量之間的抗衡與斗爭。眾所周知,故事情節是小說和電影吸引讀者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人物角色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根本因素。要想使一部電影的劇情跌宕起伏,引人入勝,達到創作高潮,矛盾沖突十分重要。而沖突由對抗而來,可能是人物內心的對抗,也可能是外部環境的對抗。人物弧光的出現需要使人物處在尖銳的沖突和矛盾當中,以沖突和對抗的方式讓人物呈現出立體、鮮活的性格特征。無論是外部環境帶給人物的考驗,還是人物內心由于矛盾而產生的激烈掙扎,都會讓人物置身于沖突當中,從而使人物性格更加真實,更加貼近現實生活,讓更多的觀眾產生共鳴。 但是,對抗中的人物往往會克服自身的缺點,其性格最終會走向平和,與外部達成和解!赌倪钢凳馈分械倪@種對抗非常明顯。從外部環境來看,哪吒與世俗的眼光有對抗,“他們把我當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這是正邪兩方的對抗。從人物內心來看,哪吒在善與惡之間掙扎。但最終在內外的對抗下,哪吒選擇了一條正義之道。 角色形象在傳統基礎上的持續性突破 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百部中國夢電視動畫片扶持計劃”的通知》,以引導動畫創作更加自覺地聚焦中國夢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發現并培養優秀動畫片人才;并指出將從2016年開始,每年扶持20~30部聚焦中國夢主題的電視動畫片,到2020年實現百部中國夢電視動畫片扶持計劃。2016—2020年,扶持創作100部聚焦中國夢主題的電視動畫片,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推動相關作品播出和宣傳推廣,積極擴大傳播效果和社會影響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綠色健康空間!赌倪钢凳馈分械慕巧O計有利于傳播中華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促使中華文化“走出去”。角色的突破不僅體現了中國電影開放與包容的理念,也展現出這幾年中國電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進步;同時也讓更多國外的觀眾對中國電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創作主體創作更多新的作品。 中外融合 第一,對優秀傳統經典的部分沿襲!赌倪钢凳馈分杏泻芏鄡炐愕膫鹘y文化元素,比如結界獸靈感源自三星堆青銅器,太乙真人的酒壇來自馬家窯彩陶,這些傳統文物的呈現使得對這些文物了解較少的觀眾在開闊了眼界的同時,也大大地增強了文化自信。特別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受到阻礙。這一現狀告訴我們,要以創新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的發展。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影片中,古典神話文本與現代藝術實現了巧妙呼應。 第二,借鑒了國外優秀動漫的經驗,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對比同類優秀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前半段的細節在向經典致敬,即哪吒回憶和父親以及與龍王對峙的片段,便是致敬《哪吒鬧!;而影片后半段則借鑒了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熱血少年的形象和設計,賽博朋克風格主題曲與中國風的相融可以讓哪吒這一形象更好地走出國門,在滿足國內觀眾觀影需求的同時,迎合了國外觀眾的口味。 與傳統觀念產生反差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前,大眾所認識的哪吒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是神話英雄。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卻推翻了人們的固有觀念,呈現出了一個亦正亦邪、更加真實的角色。在影片開頭,導演用一個腿上有絨毛的六耳獼猴和面具人的身份隱藏人物,讓觀眾不禁聯想到孫悟空。不僅是哪吒這一角色,片中很多人物的設計都出人意料。龍三太子敖丙不再是墨版中優雅的公子,而是一位一頭紫發、英俊瀟灑的美少年。另外,哪吒的父親李靖由一個傳統的封建家長轉變為為了孩子犧牲自我,希望陪伴孩子成長的慈愛父親;太乙真人不再是一襲白衣、仙風道骨的形象,而是變成一個騎豬好酒,說話帶四川口音的胖仙人;一直以來的反派角色申公豹雖然外形方面依舊是黑色基調,透著陰狠,但講話卻會結巴,反差“萌”經常讓人忍俊不禁……這些角色都是對傳統認知中人物角色的徹底顛覆。角色的反差大大提升了觀眾對影片的新奇感和新鮮感,同時也使得更多的觀眾打破了固有思維,積極主動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 角色背景結合時代熱點 家庭關系的痛點表達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與哪吒相關的每一部影視作品都提到了他與李靖的沖突。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是一個慈愛的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愿意做任何事情,甚至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這與當今社會父親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視的情況相對應。 一方面,哪吒父子關系的改變與當今社會的主流家庭價值觀相呼應。另一方面,哪吒由最初愛惡作劇的魔童形象轉變為解救百姓、對抗魔丸命運的英雄,需要一個合理的、深入人心的理由,該電影便讓親情成為這一轉變的助推器。即使世人都對哪吒有偏見,但作為父親,李靖從來沒有想過要責備和拋棄他,并且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用自己的死亡來代替對兒子的懲罰。不求回報的無私父愛使每一個觀眾都為之動容。在哪吒知道真相后,因為這份父愛的支撐,他勇敢地與命運抗爭到底。 該影片中的哪吒也沒有用極端的苦難來表現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哪的父親李靖不再是認真死板的封建家長,而是被塑造成一個飽含愛子之情的父親。鮮活而又真實的角色引發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一開始處于叛逆期或迷茫期的孩子,但在父母的精心呵護和引導下一步步理解父母并健康快樂成長的“00后”的共鳴。 反抗命運的中心主題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是“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搬動它”。在這部影片中,導演用一種極其深刻和尖銳的方式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隱藏著的種種惡念,并以此來鞭撻那些貪婪、虛偽、自私、丑陋的人性,表現出了對人性的批判。在電影中,哪吒一直被世人當作妖怪,百姓見到他都避之不及,惶恐不安,這導致他形成了經常戲弄百姓的個性。但是實際上,他的內心極其脆弱,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對友情也充滿向往。這與現實生活中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的經歷非常相似,他們每一個時期的成長其實都圍繞著各種各樣的嘈雜的聲音,被學習成績定義個人的少年時代,被經濟和社會地位決定幸福程度的中年時期,以及不被社會理解的小眾群體。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作“心理防御機制”:當我們內心深處的欲望和想法不能被社會所接受時,真正的自我會受到壓抑,并釋放出一個戴面具的“我”,F如今,大多數人雖然在思想上有所覺醒,但作為社會群居類動物,人們的行動依舊會被影響,即使是戴上面具之后,人們心中真實的欲望和不滿其實會一直存在。而哪吒這一反叛形象讓更多受眾在心理層面受到了慰藉。除了哪吒,影片中擁有靈珠與龍族后代身份的敖丙,以及不受師父器重的申公豹也是受害者。因此,在影片主題和社會現實的雙重推動下,反抗命運的不公,從周遭的偏見中尋找改變自身命運的道路,這一行為引起了觀眾的共鳴。而影片結尾,哪吒用行動為自己正名,改變了世俗偏見,并說出了那句振奮人心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這極大地帶動了觀眾的觀影熱情,使得觀眾將自己心中的希望通過哪吒這一影片人物實現了完美的釋放。哪吒這一形象也從側面激起了人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價值共融推動影片成功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所融入的共情價值和回歸人性的真實表現引起了觀眾的共鳴。這部電影被認為是裹著神話故事外衣的現代生活電影。因為電影中的哪吒一家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現代家庭,所呈現的家庭親情、成長教育、身份認同等話題也與當下的社會熱點息息相關。家長因為繁忙的工作(整天在外降妖伏魔),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但是他們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孩子,默默地為孩子付出著,愿意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孩子哪吒則整天一個人住在“結界”里,孤獨寂寞,心里期待父母能夠陪在身邊,幻想著能和媽媽一起踢毽子,期待能有個朋友一起玩耍;在鄉鄰面前,偶有惡作劇之舉,是一個“熊孩子”。 《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一部現象級電影,毫無疑問地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學習模板,也是每一個電影創作者渴望超越的新“高峰”。其搞笑的情節設計能夠喚醒觀眾的童心,給觀眾制造出愉快輕松的觀影氛圍。每個時代都會出現不同的哪吒,經典形象的塑造需要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才能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影片通過借鑒中外優秀動畫創作的經驗,趣味性地呈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運用全新的想法塑造了哪吒這一角色,其表達的親情、友情、命運等主題契合了時代的發展。經典形象的塑造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技術的發展更加豐富多樣,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經典形象背后其實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當我們在為《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創造的票房奇跡喝彩時,它也向我們表明國產動畫電影總體發展仍舉步維艱。而如何將中國動畫電影和時代熱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大眾喜聞樂見的人物形象,并推動其走出國門,是值得每一個中國電影人深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關薇.網絡文本中“人物弧光”技巧的運用——以《魔道祖師》魏無羨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8,23(01):14-17. [2]張安華.論《哪吒之魔童降世》對經典的時代重構[J].電影文學,2019(24):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