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的開展时间:2023-04-29 博物館是歷史發展的見證者,其作為社會教育機構,具有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務事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時代,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工作應與時俱進,緊隨時代發展,利用新媒體技術,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社會功能和作用,做好文化傳播工作。 博物館是公益性社會服務機構,擔負著弘揚民族文化,宣傳社會文明,提高科學普及水平,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職責。博物館作為文博單位,還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社會職能,承擔著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的重任。因此,博物館應充分利用優秀文化資源,發揮社會教育職能,在新時代與新媒體技術有效結合,進行改革與創新,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現狀 近年來,隨著科技日益發展,新媒體技術日趨成熟,信息傳播的時效性不斷增強。與此同時,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加快了文旅融合的進程,廣大人民群眾對博物館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加,博物館行業服務質量和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升。這為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利于博物館充分發揮社會功能與教育作用[1]。 講解導覽工作較為成熟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博物館行業愈發重視社會教育工作,各類博物館不斷創新優化工作模式,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形式的講解導覽服務。在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博物館的導覽方式朝著智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轉變,提升了游客的體驗感,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也隨之不斷提升。目前,很多博物館會為參觀者提供專職人員定時免費講解服務,除此之外,還有手機軟件智能導覽、導覽手冊、導覽器講解等多種形式的導覽方式可供參觀者選擇,這充分說明當前博物館導覽講解日趨成熟,為博物館的社教工作奠定了基礎。 公眾活動的形式和種類豐富 目前,為了更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博物館會定期舉辦具有特色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例如公益學術講座、夏令營等。隨著這些活動的舉辦,公眾的文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博物館的文化價值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博物館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舉辦的社會活動也極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博物館藏品,了解更多歷史文化知識,掌握更多文物常識。經過多方面的培訓實踐,學生的文化積累、心理素質與表達能力得到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提升。因此,這些活動已經成為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必然途徑。 館校合作較為成熟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生活。在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上,博物館和學校的合作受到國家、社會、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當前,館校合作已經初具規模,較為成熟。2020年,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這為館校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促使各類博物館對館校合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為博物館的社教工作奠定了發展基礎。 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的優勢 政策支持下的機遇 近年來,國家對文博工作的重視程度持續加強。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館迎來新的機遇,整個行業蓬勃發展。博物館的建設數量與規模在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支持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目前,我國備案博物館有6183家。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新時代博物館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全國博物館的數量和質量得到極大飛躍。 社會關注度明顯提升 近幾年,博物館不斷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年參觀人數超過了12億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億人次。在國家出臺免費參觀政策后,很多博物館成為民眾旅游必去的參觀點之一,打卡博物館是當下極為流行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隨著博物館服務意識和運營意識的增強,微博熱榜經常被文物網紅所“霸占”,其全民追捧的態勢可見一斑,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興趣日益高漲。深耕館藏,吸引社會公眾對展覽內容進行關注已經成為博物館工作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各具特色的展覽方式,包括科技含量很高且獨具設計的附屬知識教授模式,逐漸改變了傳統博物館僅靠講解員講解的單向知識教授形式。很多博物館將科技運用到極致,如通過聲光電或者高科技手段還原場景,為社會公眾提供情景式、沉浸式體驗。另外,文創產品的開發與銷售,在激發參觀者購買欲望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對博物館及藏品的關注度[2]。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與傳播工作帶來了更多可能。現階段,博物館越來越注重新媒體和智能設備的運用,并逐漸成為博物館社教工作的重要手段。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促進了博物館行業的創新。另外,運用新媒體技術,創建可供移動設備連入的網頁或程序,讓社會公眾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獲取信息。一方面,博物館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智能導覽、藏品數字化的保護和利用等提高了博物館的服務質量,獲得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推動了博物館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各類新媒體平臺的運用促進了精準營銷的裂變式傳播,打破了線上線下的范疇,提升了博物館的影響力。 新時代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開展策略 在新時代,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工作進入了新階段。博物館應肩負起文化傳播工作的重任,充分認識到其具有的社會意義,以及對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博物館做好文化傳播工作的立足點,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則是博物館做好文化傳播工作的重要助力。步入新時代,博物館應該超前布局,以新媒體技術為切口,接軌國際理念,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多種資源,深耕精品內容,使博物館成為提高社會公眾文化素養和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 緊抓社會機遇 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抓社會機遇,結合集體實際,做好宣傳工作。博物館應積極承擔文化傳播的社會職能,努力耕耘,開展種類豐富的社會活動,提高社會公眾的文化素養,調動社會公眾的積極性[3]。比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筆者單位結合實際,提前設計和推出紀念活動,在當地掀起了紅色浪潮。同時,筆者單位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陣地,積極搶抓黨史學習教育歷史機遇,依托良好的紅色資源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黨史學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能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又能弘揚愛國精神,為激勵廣大群眾干事創業提供了強大動力。因此,緊抓社會機遇,選擇合適時機,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對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具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轉變服務理念 全國范圍內的博物館都存在重內涵輕服務的現象。但是參觀者對服務行業和窗口行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博物館應切實轉變服務理念,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博物館服務的全過程,不斷優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聲光電等科技手段,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比如在重要藏品旁設置二維碼,游客掃描后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博物館及藏品的知識;開展趣味小活動,發放小禮品,提高游客的參與度;不定期組織臨時展覽,根據游客的興趣設計展覽內容,提高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游客的關注度;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定期開展博物館知識宣教活動,為游客提供更多學習知識的機會,調動游客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博物館應實現數字化管理,建立信息檔案庫,將文物藏品的圖片及相關信息展示給游客,方便游客快速獲取文物藏品信息,拉近游客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 引發情感共鳴 博物館要想做好文化傳播工作,必須不斷增加社會公眾的黏性。博物館應開展各種活動以引發社會公眾的情感共鳴,增加社會關注度。比如,2021年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動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王若飛同志誕辰125周年。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大力弘揚愛國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筆者單位特別舉辦了“千古甥舅情”王若飛與黃齊生圖片展,以王若飛和黃齊生二人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為布展主線,通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和一段段真實的歷史,全面展現王若飛與黃齊生為了理想共同進步、奮勇向前的深厚之情。圖片展一經展出,就吸引了大量的單位和游客前來參觀,并得到了參觀者的一致好評。觀眾紛紛表示,通過參觀圖片展,對王若飛和黃齊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觀眾情感的帶入對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現多元合作 博物館在發揮社會功能的同時,應致力于提升社會影響力,尋求多元合作,做好文博傳播工作[4]。一方面,應該不斷強化館校合作,立足于學校教育,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定位目標,避免形式單一的情況出現,不斷加強與其他單位的合作,創新合作模式,如可以在教育主題展覽、館際交流合作、校外服務、實地參觀等方面開展工作。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意見,包括將文物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創建博物館與學校教學相結合的青少年教育活動項目品牌等,這表明國家大力支持館校合作,館校合作已成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應該進一步尋求與各行業的多種合作,通過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雙贏。譬如,筆者單位和當地學校聯合編印教育讀本《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王若飛的故事》,以及與學校共建特色課程,邀請貴州省內各領域專家學者走進校園進行宣講,開設文物講座,舉辦共建成果展。特色課程的安排受到了學生和老師的歡迎,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各中小學開展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選拔培養了四十余名小小講解員,現在都已上崗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解說服務。這類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發揮筆者單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示范作用,也有利于學生系統學習王若飛“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深厚為民情懷,使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進步,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棟梁之才。 打造專業隊伍 新時代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的有效完成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撐。不論是博物館的發展創新,還是博物館服務體系的完善,抑或是博物館運營體系的全方位發展,都需要優秀的人才,如此才可以實現博物館的高質量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想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必須打造一支專業的人才隊伍。人才短缺會嚴重制約博物館行業的發展。促進博物館發展與新媒體技術的融合,引進優秀人才,提高人員積極性,最大化地利用人才優勢是關鍵。因此,博物館應該把人才放在發展的首位,積極建立和完善人才制度,引進一批優秀的博物館人才,搭建良好的工作平臺,充分發揮人才在博物館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要加強人才管理,制定科學的人才管理制度,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擁有施展才華,發揮才干的機會。建立健全獎懲機制,鼓勵人才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及時解決博物館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另外,還應制定相關培訓計劃,提高整個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推動博物館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新時代博物館文化傳播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這也是博物館傳播文化,服務大眾,發揮社會職能的重要手段。現階段,博物館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現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采用多種策略進行文化傳播工作,緊抓發展機遇,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注釋 [1]許卉.淺談圓中國夢之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發展——韶關市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啟示[J].中國民族博覽,2017(03):187-188. [2]唐華.淺析如何提高博物館的宣教工作效果——以中國·唐山地震博物館宣教活動開展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7):136-137. [3]李瑋.關于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的探討[J].科技風,2018(09):180+182. [4]豆曉宇.淺談博物館在新媒體平臺下社會教育功能的轉化[J].環球市場,2018(31):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