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審美思想對于國潮設計的啟示——以故宮文創為例时间:2023-05-12 “國潮”是當前我國消費市場的現象級風口,其本質是國人在民族復興、文化自信大背景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華審美思想是指引國人審美認知的文化基因,對于國潮設計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F選取能夠代表中華文化根脈與審美共識的五項基本命題:天人合一的世界觀、辯證統一的中和觀、美善合一的價值觀、兼容并蓄的文化觀以及注重意象的審美觀,并結合故宮文創優秀案例進行分析,以闡釋中華審美思想對于國潮設計的啟示和影響。 如今,“國潮”是當前中國消費市場的現象級風口,其本質是國人在民族復興、文化自信大背景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其中,“國”是中華傳統文化通過設計手段所呈現出的認知范式,“潮”是產品在消費領域的價值延伸,二者共同體現了傳統與時尚、文化與經濟之間的深層次互動。國潮方興未艾,但其設計卻參差不齊,究其根本,是一些設計者打著傳承民族文化的旗號,看似注入了創新理念,實質上只是中國元素的簡單疊加,“文化”在這里成了一個蒼白的符號。 國潮設計的基本審美要求是能夠傳達“中國意蘊”,即通過中國傳統視覺符號喚醒觀者對于中華文化在認知、審美和情感上的共識。這種共識鐫刻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指引著國人的審美認知和行為準則。目前,故宮文創作為國潮設計的優秀代表,不論是其自身開發,還是品牌聯名的國潮產品,都深受消費者好評。本文擬結合故宮文創優秀案例,深入研究中華審美思想對國潮設計的啟示與影響,以期對國潮設計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從國貨到國潮:文化自信正當時 百年征程的三次“國貨浪潮” 在我國近代史上共發生過三次“國貨浪潮”。第一次國貨浪潮始于1905年,當時的國人首次喊出了“國貨當自強”的口號,促進了我國近代民族輕工業的初次發展。第二次國貨浪潮伴隨改革開放而興起,市場經濟促使國民消費邁上了新臺階,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國家的經濟政策刺激了國貨產銷的大飛躍。第三次國貨浪潮發端于2015年的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一直延續至今。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努力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1],這是中國制造業的真正崛起。國潮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消費端興起的一場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國貨消費熱潮,對于國內提振經濟與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以及國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都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故宮文創——國潮美學的集大成者 2018年被稱為“國潮元年”,以故宮文創為代表的國潮產品頻繁“出圈”,將國潮熱度推上高峰。根據人民網研究院與百度聯合發布的《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數據》[2],關注國潮的群體年齡分布為:80后占16.9%,90后占48.6%,00后占25.8%。作為新興消費力量的年輕人不再拘泥于產品的使用價值,其更加強調產品本身的設計、文化和審美等能夠彰顯個性與內涵的要素。故宮文創是國潮市場的先驅者和引領者,其成功之路難以復制,但經驗值得深入研究。故宮文創的成功之處在于將中華審美思想充分融入設計,使產品傳達出獨具東方韻味的美感。如今,消費者對于國潮的審美與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唯有深挖中華審美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在國潮設計中的應用場景,才能更好地呈現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詮釋“國潮”的應有之義。 道與器:中華審美思想是國潮設計之魂 “形而上者謂之道”。中華審美思想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的審美共識與行為準則,也以其深刻的美學理念引導著國潮設計的方向與內涵。 中華審美思想源遠流長。早在先秦時期,先賢就將樸素的審美觀融入了他們的哲學體系之中,如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命題,為后世奠定了自然美學的基礎;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則提出了“中和”、“善美”等命題,為后世奠定了倫理美學的基礎;記錄工匠技藝的《考工記》則為后世奠定了工藝美學的基礎?梢哉f,先秦哲學是中華審美思想的發端,后世思想家和美學家探討的諸多美學命題都是源于對先秦哲學的延展與衍生,既一脈相承,又守正創新。中華審美思想的精神內涵博大精深,文化瑰寶繁若星辰,要想研究中華審美思想對于國潮設計的啟示,筆者認為可以從歷代思想家和美學家普遍認同的,能夠代表中華文化根脈和審美精髓的四個命題談起。 天人合一的世界觀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思想,也是中華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最高境界,體現了先賢追求人與自然共榮共生的樸素世界觀。天人合一思想在先秦哲學中有諸多論述,隨后又經歷代大儒的不斷延展,最終成為中華文明的本源思想之一。錢穆先生晚年對天人合一思想作了高度評價,認為“此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而且“世界文化之歸結,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3]。 “天人合一”對于中華審美思想的影響極為深遠。在傳統的繪畫、詩文、樂舞等創作中,創作者經常會采用寄情于景的手法來表達人與自然的契合;在建筑、園林等設計中,工匠通?紤]將建筑物的布局、結構、形制、色彩等方面與天象相對應,從而實現建筑與自然、宇宙的相融相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就是北京故宮的建筑體系,故宮的布局規劃嚴格遵循“象天設都、法天而治”的思想,整體結構效仿天象的“五宮四象、二十八星宿”,各建筑的形制和色彩都蘊含了“陰陽”、“五行”等傳統文化布局,充分貫徹了人、建筑與自然相輔相成、協調統一。 對于國潮設計而言,天人合一意味著“順天造物”,即產品的理念、內容、功能等應該符合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產品的造型、圖樣、色彩、材料等元素搭配要呈現整體的一致性。在故宮文創中有諸多優秀作品,例如“故宮仙鶴系列”彩妝,選用了象征“皇天”的玄色為主色調,祥瑞仙鶴為核心圖形,傳達出一種典雅、高貴的東方美感以及人與自然合一的韻味。 辯證統一的中和觀 中和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也是中華審美思想的重要基石,在先秦經典中有極為重要的論述。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講求的是人與自身的和諧;“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講求的是世間萬物的和諧。簡而言之,“中和”之道,就是以“中正”為手段,達到“和諧”之狀態,追求事物存在與發展的最佳結構、最佳關系以及人類行為的最佳方式[4]。 當“中和”與美學產生交集,便形成了獨具中華韻味的審美哲學,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書畫、詩詞、樂舞、器物等藝術形式的創作與鑒賞,并衍生出主次、雅俗、明暗、情志、剛柔等諸多辯證統一的審美范疇。中和觀在傳統藝術創作中的應用極為普遍,如故宮典藏中傳世的《事茗圖》、《千巖萬壑圖》等諸多山水畫都是通過虛實暈染的技法,實現了色與墨的和諧統一。 在國潮設計中,“中和”意味著要從細節到整體、從功能到體驗、從表象到內涵都盡可能地做到“發而中節”,尋求和諧、平衡、有序的美學體驗,從而達到審美效果的適度、消費人群的適用與社會環境的適應。實際上,國潮本身就是中華文化與當代設計的“中和”體現,需要設計師深挖中華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和普世價值,將傳統造物理念與當代生活方式相結合,使國潮設計展現出辯證統一的中和內涵。 美善合一的價值觀 美善合一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價值觀念,也是傳統倫理美學的重要命題,主張發揮藝術的感化教育作用,從而傳遞真善美,陶冶情操,引人向上,傳達“美合乎善方為美”的價值理念,是一種超越了“感官美”的精神進化,反映了中華傳統審美思想中積極向上的人生進取精神。如今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弘揚美善合一的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5]。 對于國潮而言,美善合一的意義在于通過設計傳遞向上、向善的人生追求,使產品更具民族凝聚力與社會責任感。故宮文創曾推出過一款“山海文淵”鋼筆禮盒,“山!币辉~取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文淵”則代表藏書樓文淵閣中所藏卷帙浩繁的文字迷宮《四庫全書》。鋼筆主色選用文淵閣的主色“文淵綠”,點綴了閣樓橫梁的鍍金紋樣,如碧波活水,望之使人生意盎然[6];金屬筆夾上的主logo采用“文”字與“人”字的字形變化,寓意千年文脈代代傳承,傳遞了沉靜、謙和、溫良的君子品德。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并不復雜,但消費者仍然可以感受到中華美學的韻味。 兼容并蓄的文化觀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其之所以能夠在數千年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強大生機與活力,關鍵在于兼容并蓄的文化觀。中華文明具有堅實的根基、不折的韌性、強大的凝聚力以及豁達的包容性,在漫長歲月中,域內外不同文化的水乳交融使中華文明的內涵不斷豐富。費孝通先生在論述不同文化關系時曾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正是對兼容并蓄文化觀的最佳詮釋。 兼容并蓄的文化觀植根于先秦的辯證哲學,如《中庸》提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v觀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華文明兼容并蓄的過程。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到晉唐時期的東西方文化大融合,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再到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將馬克思主義融入救國的指導思想,兼容并蓄的文化觀持續為中華文明注入了新鮮血液。 在國潮設計中,兼容并蓄主要體現在守正創新,敢于突破傳統,使國潮作品在設計范疇、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段上不斷創新。故宮國潮兼容并蓄的經典案例是將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形象“萌化”,看似只是簡單的表面設計,實際卻是神來之筆。該設計引入當前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萌”文化,一舉打破了傳統故宮森嚴、神秘、遙不可及的固有印象,傳達了一個富有活力與親和力的故宮形象,使故宮走上了國潮之路。此外,故宮聯名了安踏、農夫山泉、紅旗汽車、工商銀行、OPPO等諸多國內知名品牌,將“文化+消費”、“文化+科技”、“文化+民生”通過國潮的形式進行融合推廣,幾乎涵蓋了民眾生活所需的各個方面。這種跨界合作促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這也是國潮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價值體現。 以上論述,雖掛一漏萬,也足以說明中華審美思想對于國潮設計的重要意義,能夠從根源上指引國潮設計的思路和方向,賦予國潮產品真正的中國內涵與中國精神。當然,具體的設計實踐還要根據國潮產品的實際定位與消費者需求,以經過提煉、重塑的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為載體進行創作,最終實現國潮產品形式與內涵的統一。 如今,國潮風口愈發猛烈,中華審美思想對于國潮設計的影響也愈發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潮興起,既是中華文化自信崛起的證明,又是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新途徑。故宮文創作為國潮的典型代表,成功地將中華傳統文化根植于當代生活方式之中,為國潮設計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并以貫通古今文化之道、四兩撥千斤之勢展現了國潮對于促進大眾消費、傳播中華文化、提升國民審美、凝聚民族精神的實際成效和巨大潛力。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教授胡鈺說:“‘國潮’不僅是國貨之潮,也是國力之潮,更是國運之潮,所以我們應該把它更好地研究和展示出來”。筆者相信,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底蘊的國潮一定會成為當代中國社會中積極且持久的一種文化效應,在守正創新中賡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大放異彩。
[1]中國日報網.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專家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Z/OL].(2017-12-21)[2023-02-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7360012085770923&wfr=spider&for=pc%EF%BC%8C.html. [2]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報告[R/OL].(2021-05-18)[2023-02-01].http://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5-18/doc-ikmyaawc5907006.shtml. [3]錢穆.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J].中國文化,1991(01):93-96. [4]崔延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解讀[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8(02):9-10. [5]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Z/OL].(2015-10-14)[2023-0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z=9.html. [6]《上新了故宮》又來搞事?絕美手帳鋼筆禮盒,這才是我們想要國風![Z/OL].普象工業設計小站.https://www.sohu.com/a/502443107_1007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