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像世界里的“物理錯覺”时间:2023-05-26 自我的構建離不開對自我的對象化認同,即自我是作為他者而存在的,拉康的“鏡像理論”提出了人類主 體構成與形成的過程,F以鏡像理論為研究基礎,探討交互裝置設計的意義和作用,對現有交互裝置進行案例分 析,提出基于鏡像理論的交互裝置設計策略,即多通道交互裝置、感知覺交互裝置及情感交互裝置;并提出設計 師應考慮四條設計原則,即輕松的交互方式、一致的交互體驗、觀眾的主導性和及時明確的反饋,為交互裝置的 設計創新提供思路和理論支持。 人與裝置交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這本質上是 鏡像的作用。鏡像階段是指人類關于自我的構成 與本質以及自我認同的形成過程。交互裝置所帶來的如同照 鏡子的感受會使人們感受到自我及他者的存在,如同一個嬰 兒認為鏡中被割裂的自我歸屬于自身,即主體通過鏡子中的 自我來確定自己的身份。 鏡像理論與交互裝置 鏡像理論 雅克·拉康于1936年提出了“鏡像階段”(mirror stage),描述了人類主體形成的最重要的階段,即6至18個 月的嬰兒從無法辨識鏡子里的自己,到開始認出鏡中的自 己,再到對鏡中自我的終生迷戀。這一階段對人們理解嬰兒 時期自我形成過程中的形象與想象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人 們認識主體的發展有持續作用!扮R像階段”主要有三個過 程:首先,嬰兒將鏡中自我認為是實在界的存在物,不能分 辨自我與他者;其次,嬰兒在成長過程中通過觀察鏡中影 像,認知到他人的真實存在,然而,他們無法區分自己和自 己的鏡像;最后,嬰兒會認同鏡中的自我,確認身體的一致 性,這被雅克·拉康稱為“鏡中自我”。主體通過“鏡像階 段”,可以實現真實身體與“鏡中自我”的身份確認。 鏡像理論與交互裝置 交互裝置作為“鏡子”的載體,可以讓人們更好地 覺察自己的形象,起到了主體與他者之間的中介作用。交 互設計則是連接觀眾和作品之間的紐帶,能夠讓人與作品 之間產生互動,提升作品信息傳播效果。人們通過對交互 裝置所產生的互動反饋進行想象,產生對想象的符號化認 知,建立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在交互過程中,人們產生自 我與他者的認知,將自我和想象聯系起來,進行自我身份 認同的二次加工,這就是交互裝置的鏡像作用。交互裝置 既是媒介,也是一種折射,是人的情感、意識和信仰的折射。媒介所呈現出來的鏡像一方面是社會政治、經濟、文 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人們自我情感、 意識和信仰的他者再現。 交互裝置案例 丹尼爾的“鏡像”系列作品 新媒體藝術家丹尼爾·羅津(Daniel Rozin)的互動裝 置的主題是“鏡子”,通過攝像頭捕捉觀眾移動的位置來實 時改變由機械結構和物質組合的裝置并呈現出觀眾的形象, 使觀眾成為藝術作品的一部分。在互動中,觀眾通過互動發 覺自己在裝置中的形象,完成在互動裝置中身份的確認。他 的《木鏡》(Wooden Mirror,1999)作品是用830塊木 塊與舵機的組合體來控制木塊的運動,并將攝像頭識別到的 人物肖像的明度與木塊的角度一一映射,就得到了一個實時 互動的“鏡子”。通過這種交互方式,觀眾可以看到鏡像自 我,產生更深層次的參與感和沉浸感,即體驗者與作品之間 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 teamLab 系列作品 teamLab新媒體藝術體驗展基于觀眾與作品交互、觀眾 與觀眾社交的互動體驗,通過交互設計和數字裝置,能夠給 觀眾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新媒體藝術體驗展作為一種交互式 藝術,在向觀眾展示內容的同時,觀眾的行為反饋也直接影 響藝術效果。在計算機控制的數字媒體系統中,信息在計算 機生成的圖形化界面上展示,體驗者接收這些信息并給予反 饋,以此呈現一個完整的交互過程。鏡像理論認為,人類在 與他人交往時會將自己的內在經驗和感受映射到他人身上, 從而建立起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聯系。在與互動裝置 交互的過程中,參展觀眾既是體驗者,也因為交互而成為 作品的一部分,其能夠認識到自身行為與作品之間的聯系, 進而積極與作品交互。teamLab的作品需要觀眾共同參與體 驗,因而觀眾和觀眾之間也互為鏡像,從而產生自我與他 者、自我與空間的關系意識。 圖1 《無限(Massless)》(圖片來源:teamLab官方網站) 《新春(New spring)》Studio Swine 新春會帶給人獨特的情感,這種感受不僅來自視覺上的 裝飾,還包括多個感官的體驗!缎麓海∟ew spring)》 就是一個多重感官體驗的作品,通過交互裝置設計和創新的 表現形式,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神秘和魔幻的世界中,其交 互裝置設計參考了意大利的公共噴泉。裝置核心為一個高達 6米,由回收鋁所制成的花開雕塑,裝置圍繞著雕塑噴出氣 泡,其如果碰到衣服等紋理物料則會滑落或彈開,如果接觸 到皮膚則會溫柔地“爆炸”,并散發出微妙而又極具特色的 香氣。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直觀且易于理解,讓觀 眾了解故事,玩樂其中,沉浸式體驗。鏡像理論認為,人類 的語言和思維是通過模擬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行為構建的,而 人類的思維也是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形成的。在作品中,從花 開雕塑中噴出的氣泡,到氣泡輕輕落在觀眾的衣服上或手 上,都涉及觀眾的感知和行為;此外,參考意大利公共噴泉 的造型也是在模擬外部環境對人類感知和行為的影響,從而 為用戶提供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 《追逐星星的影子(Chasing stars in shadows)》Joon Moon Joon Moon是韓國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交互投影藝術 作品!蹲分鹦切堑挠白印肥褂迷鰪姮F實技術以及計算機、 投影儀、位置傳感器和LED的定制電子設備、定制軟件等媒 介呈現了介于2D和3D之間影子的故事,利用投影技術營造 了一種視覺錯覺,使平面陰影為觀眾呈現三維立體空間。當 觀眾發現并試圖接近影子時,故事就會進入下一階段。作品 統合了光線、空間的陰影、視錯覺和身臨其境的環境,讓觀 眾完全沉浸在其中,為觀眾帶來了新的數字交互裝置體驗。 通過追蹤器定位觀眾的位置,極大地增強了觀眾的體驗感。 從敘事的角度將動畫人物和觀眾相結合,創作出觀眾和投影 互為情感和敘事映射的投影作品,其中追蹤器就是連接自我 意識與投影世界的鏡子,旨在讓觀眾通過自己位置和投影畫 面透視的變化來感受自我。 圖2 《追逐星星的影子(Chasing stars in shadow)》(圖片來源:https://transit6.cargocollective. com/1/0/22612/14419792/DSC00015_e_cropped_2_small_1224_c.jpg) 《聯覺器》胡帥 《聯覺器》是由中國藝術家胡帥結合AI表情識別技術與 氣味合成技術創作的基于聯覺的AI交互藝術裝置作品。聯覺是 指感覺通道之間互相作用的現象!堵撚X器》會在感知人類表 情的同時散發出對應的獨特氣味,通過TensorFlow與OpenCV來 分析人類面部表情,輸出不同情緒的數值,同時基于這些數值 驅動裝置運轉抽取不同比例的氣味液體霧化混合,為觀眾帶來 獨特的體驗。作品中的鏡像體驗并不是簡單的自我反映,而是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面部表情進行分析,以更好地調動觀眾的 感官,使其更好地感受自我意識的存在,并在自我意識的情感 中找到新的可能與發展方向。因此,這個作品可以被視為一種 探索和解構個體自我意識形成過程的藝術實驗。 基于鏡像理論的交互裝置設計策略 多通道交互裝置設計 多通道交互以傳統的人機交互為基礎,將觀眾需求放 在第一位,通過追蹤計算觀眾在不同通道(如手勢、身體行 為)的信息,運用智能設備整合輸出,增強交互過程中的語 義反饋。多通道交互基于觀眾與設備之間的交互,而這種交 互類似于鏡子中的自我反映。當下社會流行的虛擬現實藝術 就是使用多通道交互系統的數字藝術形式,觀眾需要佩戴頭 戴式顯示器,或配合光學姿態傳感交互系統(如Kinect), 在計算機建構的虛擬空間中與機器設定的信息進行交流反 饋。觀眾在虛擬空間中的各種行為都會被實時記錄,例如走 路、轉身等肢體行為。通過數據整合,觀眾可以自主設定在 虛擬空間的行為習慣模式。多通道交互系統可以在節約人力 物力成本的同時,為每一位使用者提供良好的體驗。多通道 交互的核心在于促進人與物之間的和諧共處,其設計遵循 “以人為中心”的理念,旨在合理地整合多種感官輸入和輸 出通道,實現人與機器流暢、自然、多元化交互的目的。 交互影像裝置設計 交互影像裝置將交互設計與傳統影像相結合。交互影像 裝置可以看作觀眾與作品之間的影像鏡像關系,作品通過視 覺和交互方式呈現出觀眾的形象和反應,讓觀眾成為作品的 一部分。交互影像裝置利用計算機技術、傳感器和屏幕等多 種媒介手段,追蹤觀眾在不同通道(如手勢、身體行為)的 信息,并整合成語義反饋,為觀眾提供更好的互動體驗。在 這個過程中,觀眾和作品處于平等地位,互動的方式有利于 更好地塑造作品。觀眾的體驗是整個交互體驗的本質核心。 由于交互影像裝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可以吸引大量的 觀眾,而觀眾在互動中可以完成身份確認。因此,交互影像 裝置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情感交互裝置設計 情感交互裝置可以理解為人類和作品之間建立的一種關 系,這種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是鏡像的。情感交互裝置需要將 觀眾放在第一位,具有理解人類情感的能力,能夠分辨和識 別出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和信號,并作出回應。情感交互裝 置設計通過情感可視化方式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借助情感 計算技術生成可感的情緒表達。情感計算技術可以幫助情感 交互裝置更好地理解觀眾的情感狀態,通過情感識別技術、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對觀眾的情感狀態進行檢測和分析,并 將其與作品中呈現的情感進行匹配。情感交互裝置有利于觀 眾深入參與作品創作中,產生情感共鳴。 基于鏡像理論的交互裝置設計原則 在交互裝置設計中,鏡像理論被用來分析觀眾和裝置 之間的關系,以設計出符合觀眾期待的交互裝置。觀眾和交 互裝置之間的行為被視為“鏡像關系”,即用戶期望裝置的 行為模式與自己的行為模式相類似。因此,在設計交互裝置 時,設計師應考慮以下原則。 第一,輕松的交互方式。設計師應該確保交互裝置的操 作方式與用戶的認知和行為相匹配,盡可能減少用戶的認知 負荷,以便用戶可以輕松使用裝置。 第二,一致的交互體驗。設計師需要確保交互裝置的行 為模式與用戶的行為和模式保持一致。例如,在一個按鈕被按 下時,裝置應該及時提供一個明確的反饋,以便用戶操作。 第三,觀眾的主導性。在設計交互裝置時,應該讓用戶 感受到他們在控制裝置,而不是被裝置所控制。例如,在設 計游戲控制器時,應該讓用戶清晰地感知到他們的動作和決 策能夠直接影響游戲的結果。 第四,及時明確的反饋。交互裝置應該提供及時和明確 的反饋,以便用戶了解他們行為和決策的結果。例如,在設 計應用程序時,應該提供確認提示,以便用戶作出決定。 鏡像理論和交互裝置設計聯系緊密。鏡像理論為交互 裝置設計提供了解釋觀眾行為的理論基礎,可以幫助設計 師和藝術家理解觀眾的心理和行為習慣,從而更好地設計 交互裝置,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運用鏡像理論中 自我認知和自我形象的概念,能夠使觀眾在參與互動的過 程中更好地理解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同 時,交互裝置設計也可以借鑒鏡像理論中情感共鳴和情感 表達的概念,通過作品表達情感和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交互裝置設計要考慮到用戶 的需求和心理,為用戶提供易用、易懂的交互方式,使用 戶方便理解和操作。交互裝置的反饋機制可以驗證鏡像理 論的正確性,即觀眾的行為可以驗證交互裝置設計是否可 以有效傳達創作者的表達意圖,從而為后續設計提供參考 和改進的方向,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影響力,提高作品的 藝術價值和傳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