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麗江古城 感受魚形裝飾文化时间:2023-05-30 魚形裝飾是麗江古城裝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诋數囟嗝褡逦幕尘,魚形裝飾的文化意義在傳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并在旅游情境中被廣泛傳播,成為具有納西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代表。 魚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裝飾元素,而在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文化中,魚的文化意義和裝飾應用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樣貌。麗江古城作為滇藏茶馬古道重鎮,是納西族、藏族、漢族、白族等眾多民族雜居的區域,其裝飾藝術也具有多元混融、和諧共生的特點。而魚紋和魚形物在麗江古城的大量應用,使得魚形裝飾成為當地裝飾藝術中非常突出的案例,其文化背景、寓意解釋和旅游開發中的符號塑造與傳播都是值得關注的內容。 在此前對魚形裝飾的文化研究中,國內研究者的關注點主要是作為圖案的魚,其研究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某一歷史時期特定文化中的魚形圖案進行的研究,多為考古研究,重視考據分析,如赫云、李默然等研究者對半坡彩陶中人面魚身圖案母題和文化內涵進行的闡釋。第二,魚形圖案的文化意義和演化研究,研究者或從中華民族整體視角切入,或從微觀視角加以分析,其中,瓷器上的魚形圖案及其變體是研究者關注的熱門領域,研究者或關注某一歷史時期如宋代、明代陶瓷中的魚類圖案,或對瓷器上魚形圖案的紋樣、寓意、語義表達和發展歷程進行梳理,而在具體民族文化的魚形圖案研究方面,劉鋒對苗族服飾交魚紋圖案象征意義的分析較具代表性。第三,魚形圖案的設計研究,此類研究從民族文化中的魚形圖案入手,分析其在現代藝術設計如餐具、服裝中的應用。 整體來看,現有研究對特定地域、特定群體魚形裝飾文化的個案分析尚存不足,對魚形裝飾為何在相應地域、群體中流行缺乏具體的闡釋,這也為今后的魚形裝飾文化微觀研究留下了充足的探索空間。本文從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入手,通過其地方性解釋、裝飾分類和旅游開發的影響,探討麗江地區文化多樣性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現狀及其成因。 麗江古城魚形裝飾文化概述 麗江古城魚形裝飾的多元文化 魚形裝飾在麗江古城的大量應用并不是單純為了裝飾,其與麗江古城獨特的文化背景有著緊密聯系。其中,雙魚圖案是麗江魚形裝飾與印度文化、藏地文化、漢地文化乃至其他文化交融的突出代表。 麗江納西族的傳統本土信仰是東巴教,自然崇拜色彩濃郁,又深受藏地宗教的影響,東巴八寶與佛教吉祥八寶多有對應之處。東巴八寶中的雙魚圖案為對稱的兩條魚,魚與水有著緊密聯系,因此其有鎮壓火鬼的含義,象征吉祥。眾所周知,麗江古城的建筑以木質結構為主,防火是非常普遍的現實需求。而魚形圖案因為具有“鎮壓火鬼”的象征功能,被廣泛應用于麗江古城的傳統建筑,其突出代表為屋脊裝飾中的懸魚。盡管隨著裝飾文化的演化,懸魚裝飾不再局限于雙魚或單體魚形,其原意仍然得以保留,以至于現在麗江古城的垃圾桶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上還常見懸魚裝飾元素。而隨著旅游開發對地方特色文創產品提出的新要求,麗江古城出現了取形于古城建筑雙魚形懸魚的木魚鈴,其在強調裝飾性的同時,保留了懸魚辟火的象征功能。 麗江古城是一處多元文化交匯之地,兼容并蓄、和諧共生是其重要的文化特色。其魚形裝飾的文化背景不僅與本土東巴文化有關,還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印度神話中,摩羯與水有關,身體為魚形,是水神伐樓那和恒河女神的坐騎。此圖案傳入中國后,經過本土化改造,成為常見的佛教文化符號,常見于各類造型藝術。而摩羯的造型在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中也較為常見。因其魚身獸頭常有長鼻,造型運用中多為頭像,故古城藝術設計中常俗稱其為“象鼻龍”或“象鼻龍頭”。旋繞雙魚的造型取自道家太極圖案中的陰陽魚,象征陰陽交融、生生不息。不僅如此,在一些文創產品設計中,星座文化作為時尚元素被吸收進來,雙魚圖案在特定作品設計中成為雙魚座的標志,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麗江古城魚形裝飾的類別 經實地考察可知,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可以分為兩大類別:魚紋和魚形物。二者都屬于造型藝術,前者以平面圖案為主,后者則強調立體性,兩者在實際的應用中有所交叉。麗江古城的魚紋應用主要體現在各類工藝品上,其中尤以麗江古城的鈴鐺為突出代表。如古城中常見的草帽鈴,其鈴身即以對稱的雙魚和法螺為標志性圖案。此外,源自印度的摩羯紋被視為魚紋的變體,在一些旅游紀念品設計中被稱為“象鼻龍”,其應用也較為常見。而魚形物的應用除了傳統的懸魚裝飾外,現在也常被應用于各類旅游紀念品。 對魚形裝飾的寫實與抽象進行分類,可將其細分如下。 寫實的魚形裝飾的特點為描摹自然狀態的魚或其局部,用作圖案裝飾或裝飾物。其中,雙魚較為多見,又可分為軸對稱的雙魚和中心對稱的雙魚。前者即東巴八寶中的雙魚造型,這也是當地較為傳統的雙魚造型,雙魚的魚嘴之間常繪有火焰狀寶光,或魚嘴吐出水流,或與水波紋相伴,明顯具有鎮壓火鬼的含義。雙魚圖案也常與海螺、彩帶等圖案相伴出現。后者常見的是太極圖狀的旋繞雙魚,也就是將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具象為寫實的魚,而旋繞程度通常更甚,常見于垃圾桶上模擬懸魚的裝飾,可以將其視為傳統納西族民居懸魚裝飾的現代呈現。此外,還有些木雕在中心對稱的雙魚中間加入不對稱的寫實花卉等圖案。單體的魚常見于傳統民居的懸魚裝飾,旅游開發后則常見于各種裝飾性旅游紀念品,如在各類掛飾上設計單體的魚形裝飾物。此外,古城中也出現了熱帶魚乃至整副魚骨的裝飾。尤其是一些魚骨造型的鈴鐺,以魚頭為鈴體,魚身骨架為鈴舌及其延伸裝飾,整體逼真,與金屬質感相搭配,注重裝飾性的同時也較有設計感。此外,寫實化的魚頭也常出現在木雕、鈴鐺等裝飾構件中。 抽象的魚形裝飾以木魚鈴為突出代表。木魚鈴為傳統雙魚形懸魚裝飾的抽象產物,是懸魚裝飾文化的現代衍生品。其木雕鈴體呈現為雙魚剪影,鈴體內不裝鈴舌而是懸掛彩色流蘇,因此并不以發聲為目的,而是強調其裝飾性,取壓火、吉祥之意。木魚鈴的設計以鈴鈕代表魚嘴,向外張開的鈴口代表魚尾,鈴身可以涂成各種鮮艷的色彩,或雕刻各種浮雕圖案,如東巴象形文字、雙魚圖案、花草、神像等,增加納西族文化特色。而在麗江古城新建的馬幫文化一條街上,與草帽相組合的馬幫鈴主要應用于屋檐裝飾,而抽象的魚形金屬片則被掛在鈴舌上用以借助風力使鈴鐺發聲。這種用法與古代風鈴有所類似。魚形裝飾不僅是帶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裝飾物,也具有鎮火的象征功能。此外,抽象的魚形裝飾也常出現在組合式的裝飾品上,有時會以卡通形象呈現。 魚形裝飾的應用分析 在麗江地區,魚形裝飾多應用在具有當地特色的工藝品上,比如銅器、木雕、刺繡、銀飾、土陶、裝飾畫等。將魚形圖案融入工藝品設計中,使其成為設計的一部分,讓工藝品與傳統文化及現代審美相結合。 在銅器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在銅器上的應用主要是在銅鈴鐺上。魚形紋飾不受透視規律的限制,在保持原有形狀的同時,從內容出發進行夸張變形,使造型與裝飾區域和工藝品的用途相適應。在銅鈴鐺外形輪廓的限制下,匹配紋飾造型,使用古樸、素雅的顏色,或配有其他顏色,但色彩明度和純度均不高。其多與麒麟、龍、虎、玄武、朱雀等吉祥圖案組合出現。 在木雕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在木雕上的造型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單魚造型,另一種是雙魚造型。單魚造型是以均衡的形式出現,在穩定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變化,構圖較活潑;雙魚造型多以對稱的形式出現,給觀賞者一種穩定感。在顏色上,二者均以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為主,選用明度和純度較高的顏色。其常與花卉植物紋樣相結合。 在刺繡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刺繡工藝品在麗江也很常見,在裝飾上保留魚原有的造型,刺繡技法上多用平繡或布貼,配色以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為主;組合上常與植物、動物搭配。 在銀飾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在銀飾上主要應用于首飾、銀雕工藝品。在首飾與銀雕工藝品上以雙魚造型為主,首飾上的魚形紋飾線條以曲線為主,更加靈動,常與水紋、荷花、荷葉紋樣結合或者與牡丹花紋樣結合;銀雕工藝品上的魚形紋飾線條以方圓結合為主。 在土陶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在土陶上的應用主要是應用在首飾上,其中以手鐲為主,造型局部較為夸張,以雙魚為主,整體給人一種比較古樸的感覺,上色原材料以漆為主,顏色比較豐富。 在裝飾畫上的應用 魚形裝飾在裝飾畫上的應用較多,魚形紋飾在裝飾畫上的應用在造型上形式感較強,形態上的提煉也較為豐富。顏色搭配更加多樣,出現的構圖形式較豐富,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紋飾構圖。 魚形裝飾紋樣在當地特色工藝品上的應用較多,這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分不開,也與魚的美好寓意分不開。 麗江古城魚形裝飾的特殊性 寓意的多元性與彈性 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具有多元化特征,所以在旅游開發中也具有多重意義,在符號層面更容易被游客認可。對于以視覺為重要感官體驗的旅游活動而言,具有地域特色的裝飾是重要的視覺符號,其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因此,在麗江古城的旅游互動中,隨處可見的魚形裝飾是具有突出視覺性的地域文化符號,而游客通過此類符號獲得的意義則成為建構文化印象、旅游記憶和群體認同的重要來源。 多元文化背景下,納西族東巴文化、佛教文化、風水文化、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等彼此滲透,呈現出一種復雜、互嵌的文化解讀狀態,體現出旅游背景下文化傳播的策略性。魚形圖案在納西族傳統文化中具有辟火的寓意,但這種寓意在文創產品銷售者與游客的符號互動中往往不是核心內容。為了使其更加通俗易懂,魚的文化寓意常與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進行深度聯結,年年有余的吉祥含義更容易被游客認可。在風水文化中以水為財的觀念影響下,魚被賦予財源滾滾的寓意。與此同時,對宗教文化接受程度較高的群體,傾向于從佛教文化角度解釋魚形裝飾。而年輕人則更傾向于將魚形圖案作為地方特色的裝飾符號,雙魚座的含義也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因此,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不同于傳統的歸于某一特定文化的符號,而是成為適應旅游開發中帶有解讀彈性的綜合性符號,其也是麗江古城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一種代表。 符號塑造與傳播的特殊性 游客旅游非常重視視覺體驗,因此對旅游地特定視覺符號進行篩選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麗江古城具有濃郁的納西族文化特色,其通過不同的具象符號得以呈現。納西族傳統裝飾圖案有東巴八寶、都盤修曲(也叫大鵬)、牦牛、老虎、大象等,此類特色圖案是古城街頭壁畫的重要內容,而指示方位的巴格圖和寓意辟火的懸魚裝飾則廣泛應用于古城內的指示圖、垃圾桶等公共設施。與此同時,魚形裝飾除了應用于傳統建筑外,多見于各類旅游紀念品設計,是麗江古城中常見裝飾元素的突出代表。因此,魚形裝飾也是麗江古城旅游視覺體驗中重要的刺激物,進而借助其寓意的豐富性在旅游情境中成為地域性流行符號,并廣泛應用于各類旅游宣傳。也正因如此,納西傳統文化符號主要用于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并成為各類旅游宣傳和攻略中的常見圖像元素,在相關的影像作品中更是屢見不鮮,而帶有魚形裝飾的地方物象在麗江古城相關的影像作品中出鏡率更高。 實際上,在麗江古城的設計實踐中,盡管魚作為重要的裝飾元素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最終都是為了突出麗江古城的本土特色。魚形裝飾是麗江古城視覺符號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突顯了麗江古城的本土文化特色,也成為游客旅游打卡的重要影響因素。而在旅游活動中,作為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具體呈現,這種多義而又混融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域裝飾主要體現在旅游助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微觀層面。尤其是當帶有魚形裝飾的旅游紀念品和涉及相應裝飾的旅游影像被游客帶回當地后,此類裝飾又會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盡管其具體的文化背景和寓意可能被進一步模糊化,但其鮮明的麗江特色是不變的。在這一意義上,麗江古城魚形裝飾在旅游中的核心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其是麗江古城浪漫語境中不可忽視的符號構成部分。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麗江古城的魚形裝飾在旅游情境中衍生出新的符號表達,成為不同民族傳統裝飾圖案的地域性集中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