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媒 時代助力民辦高校新聞傳播人才能力提升时间:2023-05-30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新聞傳播活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智媒時代,呈現出“萬物皆媒”“人機協作”的特點。在這場技術變革中,新聞傳播人才面臨智媒傳播的諸多挑戰,民辦高校培養的新聞傳播人才已不能完全滿足傳媒行業的發展需求。對此,現通過分析當前智媒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針對當前新聞傳播人才面臨的挑戰,提出智媒時代新聞傳播人才要具備的核心業務能力、隱性加持能力、人機協作能力等,并從優化課程體系、完善實踐途徑、充實師資力量三方面探討如何提高新聞傳播人才的能力,以適應智媒時代傳媒行業的發展。 在2009年的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季后賽上,世界上第一個新聞寫稿機器人出現了,一款名為“StatsMonkey”的人工軟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機器人撰寫的稿件,人工智能開始進入媒體行業。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新聞傳播活動進入了全新的“萬物皆媒”“人機共生”的智媒時代。在采寫編播等各個領域,智媒設備均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原來新聞生產各環節主要由人來操作,現在逐漸變成以智能機器操作為主,人機協作共同發展,越來越凸顯智能化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這樣的改變給傳媒行業發展帶來了極大挑戰,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安排和部署,更凸顯了教育事業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在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提出,“高等教育方面,要與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對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總的來說,在實際的傳媒工作中,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深入傳媒行業各個領域,影響了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傳媒行業對新聞傳播人才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高校加快優化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模式。 智媒在新聞傳播領域的應用 智能寫稿 2017年,《華盛頓郵報》上由智能機器人Heliograf制作的新聞報道多達850篇。寫作機器人也已經開始在國內的新聞業中嶄露頭角,騰訊的Dreamwriter、新華社的“快筆小新”都是典型代表。根據算法,Dreamwriter可以瞬時輸出分析和研判,第一時間自動生成稿件,并能夠在一分鐘內將重要資訊和解讀送達用戶!翱旃P小新”能夠做到7×24小時不間斷工作,只需要3—5秒就能完成原本編輯記者需要用15到30分鐘才能完成的稿件,使新華社編輯記者的工作強度大大降低,同時增強了新聞信息生成能力和發稿時效性。2022年底,一個會聊天能寫作的AI機器人ChatGPT突然大出風頭,這個新奇的“小玩意”運用智能內容生成技術,能夠根據問題人性化生成內容,而不是簡單調取預設答案和已有內容。目前,這樣的智能內容生成產品更多樣化地出現在市場上,使用更加便利,輔助提升效率、節約時間成本效應更加明顯。 智能編輯 2012年,《華盛頓郵報》研發了“Truth Teller”,這一實時新聞核查項目能全程審閱新聞稿件中的語言文字信息,再將這些數據內容和專設的打假數據庫進行核查對比。智媒采用的是信息互動傳播,知識信息的生產者不僅向客戶端傳播推廣知識產品,同時也可以隨時得到讀者的反饋。智媒在編輯領域能夠承擔原本由人工開展的新聞審稿和與受眾互動的工作,隨著技術的發展,其還不斷滲透至新聞生產的全過程。2019年,新華智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媒體大腦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決方案”!懊襟w大腦”集納多項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有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音頻語義理解等,為內容工作者“策、采、編、發、審、存”全流程賦能,為各類融媒中心提供便捷、智能、高效的內容生產平臺。目前,這款產品已經落地江西融媒體中心、齊魯智慧媒體云等平臺,正在不斷迭代改進中。 AI合成主播 2018年,新華社推出全球首個參與新聞內容制作和傳播過程的AI合成主播,由虛擬主播替代人類主播。后來陸續推出多個AI合成主播,有定制版新小浩、3D版新小微等,承擔新聞播報和在線采訪等工作。AI合成主播可以24小時不限時投入工作,極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提升了電視新聞的制作效率,提高了報道的時效性和質量。2021年,“央視2020最美大學生、最美高校輔導員發布儀式”由AI合成主播“雅妮”擔當客串主持人,“雅妮”一亮相就以青春靚麗的形象吸引了全場目光。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聯合小冰公司共同打造了以央視一套《天氣預報》主持人馮殊為原型的AI氣象服務虛擬人“馮小殊”。 智媒時代對新聞傳播人才能力的要求 核心業務能力:有工匠精神 2015年5月,美國記者斯科特·霍斯利與美聯社機器人記者“WordSmith”上演了一場人機報道的對戰,機器人僅用2分鐘就完成了新聞稿件,但相較于機器人的寫稿速度,斯科特在文章質量方面遙遙領先。智媒時代,根據算法,人工智能可以按照已經設定好的模式在幾十秒內完成寫作,再利用大數據和算法機制追蹤用戶的閱讀喜好和習慣,向其推送內容,這樣的內容生產與推送模式快速精準,但會導致生成的新聞產品模式化、同質化。人工智能雖然可以寫新聞稿,但很難寫出高質量、有風格、有洞察力的深度長文。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發揮主體作用,提高新聞“采寫編評”等核心業務能力。比如,在文字報道方面,側重提高調查性報道、深度報道和新聞評論的寫作能力;在音視頻報道方面,側重提高現場直播和與受眾互動的能力;在新聞傳播實踐中,要有“工匠精神”,提高內容的深度與專業性,不僅追求報道要素的完整性,更要追求高質量的報道。 隱性加持能力:有感情溫度 人工智能沒有人的思維能力,也沒有人的情感體驗,這也是“人工智能”和“人”的顯著區別。在實際新聞傳播活動中,記者、編輯等新聞工作者與被采訪者、受眾的情感也在進行互動。因此,新聞作品要想具有吸引受眾的魅力,除了要滿足真、新、快、活、強等基本要求,以及具備思想深度、生活寬度之外,還要有一些具有個人特性的隱性加持能力,即“有感情的溫度”。在采訪中,情感是融洽采訪氣氛的橋梁,能夠加強新聞工作者與采訪對象的溝通交流;在寫作中,情感是記者、編輯的寫作源泉。音視頻報道也是如此,人的語言表達蘊含情感因素,面對相同的新聞題材、新聞畫面,不同的人去報道、表達,呈現出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人的情感魅力。 總的來說,新聞工作者的事業心、責任感離不開情感,其完成的每一個新聞作品都離不開情感的驅使。而新聞工作經常需要風吹日曬和熬夜,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新聞工作有深厚的情感,熱愛這份事業,從而長期從事并做好這份工作,這也是人區別于人工智能的地方。 人機協作能力:應取長補短 在智媒時代,雖然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傳媒各個領域,但人有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的情感,這些優勢是人工智能所沒有的,這也使得人工智能無法完全取代人。雖說如此,但不得不承認,人工智能在傳媒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聞工作者要想繼續在傳媒行業生存發展下去,就要與人工智能互相協作、共同進步,利用智能技術將人的價值最大化。比如,在尋找新聞線索和信息采集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快速搜索能力,對全網信息進行搜索,再由專業編輯記者進行信息的提取與研判,選出最有新聞價值的新聞線索和可使用的信息材料;在稿件寫作和修改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算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完成新聞稿,再由編輯根據媒介定位及受眾需求對文章進行潤色;在出鏡和播音主持方面,可以實現人機交流協作,增加互動環節,共同完成新聞節目的主持。 民辦高校新聞傳播人才能力提升途徑 優化課程設置,構建跨學科交叉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是高校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的直接呈現。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智媒環境下,傳媒行業不斷革新,相應的工作方式、技術設備都在發生改變,這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于公立大學,民辦高校學生在就業方面處于弱勢,因此,這一行業變革對民辦高校的影響更大,對其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除了掌握人文學科知識之外,還應掌握相關的媒介技術知識,具備更高的媒介技術水平。在2021年AI+智媒體大會的“智媒技術發展探討”圓桌論壇上,浙報集團產品研發中心主任李偉忠曾提出:“未來媒體的人員結構可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大部分媒體都是以文科生為主,未來的媒體可能會以理科生為主,或者至少要求文科生懂技術! 隨著媒介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工智能的跨越式發展,民辦高校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應根據形勢進行調整,調整原有的課程設置,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加入與人工智能有關的部分,設置交叉理論課程、智媒業務實踐課程等。因此,在課程體系調整中,除了設置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等傳統專業課程外,還應設置一些統計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一些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專業課程,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濟基礎知識、市場營銷、社會心理學、計算機網絡基礎等,以培養新聞傳播專業學生的數據思維和邏輯思維。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還應增加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實踐課程比重,如無人機拍攝、VR新聞報道、人機協作、數據挖掘、算法機制等,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智媒的傳播特性,掌握最先進的傳播技術,更好地培養學生人機協作的能力。 完善實踐途徑,搭建智媒實習實訓平臺 除了優化課程體系,在教學中增加智媒實驗設施也很重要,它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智能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讓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就了解智媒設備的操作技巧,適應智媒工作場景。 民辦高校在學校的知名度等方面無法與公立大學相比,因此,對于民辦高校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應用能力對其今后能否適應傳媒工作崗位非常重要。高校應依托智媒技術在校內開設虛擬仿真實驗室,與就業崗位接軌,讓學生在校內實踐中獲得與傳媒行業相關的實踐訓練經驗,幫助學生掌握最前沿的智媒技術,提高其人機協作能力。 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需要大量的實踐來提高實戰能力,為此,高?梢远ㄆ谠谛@內組織校級、院級等專業能力比賽,給學生提供實訓平臺,如組織新聞采寫、新聞攝影、短視頻大賽等,同時鼓勵學生參加省級、國家級等新聞傳播類專業比賽,“以賽促學”,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新聞實踐能力。在校園外,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到新聞媒體單位實習鍛煉,通過在新聞媒體單位的實習鍛煉,快速掌握傳媒行業的最新技術。 充實師資力量,組建跨專業智媒化教師團隊 在傳統的新聞傳播專業教學中,學生在校期間大多學習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對跨學科知識的學習較少,很大原因在于師資力量不足。在傳統的新聞傳播專業師資隊伍中,新聞傳播專業出身的專職教師所占比重非常大,這些教師只負責單一的教學工作,研究領域也局限在新聞傳播板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將其他學科知識以及專業最前沿的傳媒技術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學生。新聞傳播是一門交叉學科,尤其是智媒時代,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培養不能像傳統的培養方式那樣只學習單一的專業知識,目前國內已有部分公立大學引入智媒設備用于新聞傳播專業教學,但民辦高校較少,而智媒技術對絕大部分新聞傳播專業教師來說也屬于新鮮事物,對民辦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教師來說則更是如此。 與公立大學相比,民辦高校在優質師資構成方面先天不足,因此,為了提升民辦高校新聞傳播專業智能媒體的師資力量,使本專業教師隊伍知識結構更加合理,組建跨專業的智媒化教師團隊勢在必行。首先,高校應聘請“1+X”型教師,即除具備新聞專業技能外,還具備其他專業技能的雙重技能型教師,并通過引進具有計算機等理工科專業背景的教師擔任新聞傳播專業教師,提高教師隊伍的媒介技術水平,讓學生能夠學習多學科、智能化的專業知識。其次,聘請業界精英走進課堂為學生講授最前沿的傳媒知識,教授最新的實踐技能。與此同時,鼓勵校內的專業教師在假期到相關新聞媒體單位、互聯網公司參觀學習和掛職鍛煉,了解并熟練運用智媒設備,掌握智媒技術,這樣教師就可以將這些經驗帶回課堂中,使教學更好地貼合實際。最后,在學生畢業考核方面,設置學界和業界共同指導學生畢業的“雙導師”制,除了校內專業教師指導外,還可以從各新聞媒體單位選聘資深媒體專家,一起擔任學生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 智媒時代的到來讓新聞工作者感受到了技術帶來的便利,同時也使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技術的發展使新聞工作者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市場需求的變化給新聞傳播專業帶來諸多新的挑戰,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展現出與智媒相關的特點。因此,各民辦高校應不斷思索和探索新聞傳播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民辦高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起點,同時也是培育人才的搖籃,需要密切關注智媒的發展,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在教育發展中更注重學生對跨專業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前沿科技的掌握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傳媒人才,助力智媒時代傳媒行業創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