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視域下秦州小曲的傳承與數字化保護时间:2023-06-21 秦州小曲是甘肅省天水市傳統民間曲藝的一種,具有歷史和曲藝文化研究雙重價值,是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只有持續不斷地發展才能保持非遺的生命力。運用現代化數字技術手段對秦州小曲進行研究,可以提高秦州小曲保護和傳承的技術水平。數字化是使非遺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重要途徑。數字技術不僅能夠對非遺進行記載、保護、傳承和傳播,對其他文化的傳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接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1]!丁笆奈濉狈俏镔|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也明確提出,從2025年到2035年,“非遺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將成為新目標。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的背景下,如何將先輩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人的生活相結合,使其在現代社會發揮價值,是一個新的課題。 繁榮發展民間小曲 秦州小曲流傳于天水地區,被稱為“天水人自己的戲曲”,2008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州小曲的劇目受到陜西眉戶戲、地方民歌等地方戲曲的影響,它以地方方言道白,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至少有200多年的歷史。據《天水戲曲志》記載,秦州小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咸豐年間(1851—1861),以當年魁盛班演奏的秦州小曲為主,后來發展到郊區及農村地區。它采用天水當地民間方言演唱,被稱為中國秦腔、眉戶戲發展史的重要參照,其既有歷史價值,也有曲藝文化的研究價值。秦州小曲的伴奏方式主要有碰鈴敲擊節奏、三弦隨腔伴奏,或以鑼鼓、镲、四片瓦等樂器伴奏。表演曲目大多取材于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演義和愛情故事,現存的傳統曲目有《八仙慶壽》《二進宮》《香山寺還愿》《張連賣布》《花亭相會》《趙匡胤送妹》《小放羊》《李彥貴賣水》《大保媒》等。秦州小曲的表演形式與秦腔差不多,有獨唱、對唱、齊唱、伴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既有田間地頭、街口巷尾的即興演唱,也有濃妝重彩、粉墨登場的舞臺表演。秦州小曲的演唱形式雖然有所差別,但曲調定位大體一致,傳統秦州小曲的調韻有九宮十八調。秦州小曲采用口授心傳的方式進行傳承,經過歲月的洗禮,有的早已失傳。 秦州小曲數百年來一直活躍在農村的山野、田園之中。逢年過節,四鄰八鄉的男女老少匯集在田埂地頭、集市小廣場,那里有廟會、社火戲。20世紀80年代是秦州小曲傳唱最為鼎盛的時期,每個村莊幾乎都有唱小曲的隊伍,每逢春節,周邊村莊的小曲藝人就走村串戶進行表演,非常熱鬧,F在秦州小曲主要分布在秦州的郊區,皂郊鎮的賈家寺村以及玉泉鎮的石馬坪村、西團莊村、楊何村等幾十個村莊,每逢婚喪嫁娶和文化廟會,小曲藝人都會應邀演出,就連每年的天水伏羲文化藝術節,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 李官灣村秦州小曲曲藝團團長胡長海,因為熱愛,組織了二十多個莊子的農戶到伏羲廣場演出,讓現在的年輕人有機會聽、學、唱秦州小曲,愛上秦州小曲,重新認識秦州小曲。 秦州小曲省級傳承人李亮等人,熱心收集整理了秦州小曲的36個調韻,賦予秦州小曲新聲。他們憑借一腔熱情,為傳承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李德勤是《秦州小曲精選》的作者。為了傳承秦州小曲,他不辭辛苦,走村串戶,搜集資料,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花費近20年的時間編撰了《秦州小曲精選》,這是一部秦州小曲音樂曲譜的新著,由甘肅省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它填補了秦州小曲演唱史上有詞無譜的空白,也標志著秦州小曲從此有了正規標準的音樂曲譜,詞與調和諧一致,調眼清晰,節奏明亮,章法合理,初學者按照曲譜演唱、演奏更加方便,改變了以往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為今后秦州小曲的保護、傳承和弘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秦州小曲的傳承和弘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 秦州小曲數百年來生生不息,世代流傳,就是因為有一大批民間藝人及秦州小曲愛好者,他們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見證著秦州小曲的變遷。 電視與網絡的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脈,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傳承與創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百代,是一個嚴峻的課題。當今社會是信息傳播媒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社會,數字傳輸手段可以讓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熠熠生輝。由天水市秦州區文化旅游基層單位牽頭,秦州小曲的民間傳承人組織,多位熱愛秦州小曲的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發布了許多鄉村社火隊在村頭、小劇場演出的精彩片段,喜愛秦州小曲的觀眾可以通過這些視頻欣賞秦州小曲的精彩折子戲及唱段,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通過電視和網絡傳播,秦州小曲的影響力不斷提升,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受眾。 2012年,由趙安生擔任總導演,天之水文化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編輯、整理、拍攝的以秦州小曲藝術為題材的上下集電影音樂劇《秦州小曲》,是國內第一部反映天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電影版音樂劇,由16個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故事串聯而成,包括《戲秋千》《酸拌湯》《大十盞》等內容。拍攝地點選在風景如畫的小隴山李子園、廟川林區一帶。演職人員數百名,都是秦州區娘娘壩鎮李子園柳林村的青年男女。 2017年,由天水市文化旅游局牽頭,秦州區人民政府、麥積區人民政府、清水縣人民政府、秦安縣人民政府等單位共同組織,在天水龍城廣場舉辦了名為“羲里秦韻”的天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賈家寺社火隊演出了秦州小曲《牧!。這場演出于2017年7月25日發布于西瓜視頻,觀看量達4.9萬人次。 一位優質的三農領域創作者發布了多個鄉村社火隊演出秦州小曲折子戲的視頻,觀看量達數十萬人次。西瓜視頻平臺上由娘娘壩鎮李子園社火隊表演的秦州小曲《十盞燈》,觀看量達16.7萬人次。 一位熱愛秦州小曲的攝影師在他的視頻中記錄了農村生活,他在視頻平臺發布上傳了各個村鎮文化廟會上表演的秦州小曲片段。如上傳于優酷視頻的由天水市多嘉莊曲藝團表演的秦州小曲《探窯》《香山寺還愿》《張連賣布》《藏舟》《徐翠蓮》等;上傳于西瓜視頻的由娘娘壩西峪村社火隊演出的秦州小曲《十根葉兒》《四季行兵》,以及由落地村社火隊表演的秦州小曲《洛陽橋》。 李德勤是天水畜牧局的退休干部,他在優酷視頻平臺上發布了多個秦州小曲視頻。這些視頻豐富多彩,多為他本人攝制。他還給視頻配上字幕,把各個村鎮的秦州小曲演出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到觀眾面前。如由何莊村曲藝團表演的秦州小曲《趙匡胤送妹》,由賈家寺村曲藝團表演的《香山寺還愿》,由四十鋪村曲藝團表演的秦州小曲《張連賣布》等。 秦州小曲唱本蘊含著傳統戲曲及音樂的元素,唱段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一定的可欣賞性,這為其視頻制作、網絡傳播提供了條件,可以吸引大批秦州小曲愛好者的關注。但在視頻拍攝過程中存在趣味性、技巧性不足,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視頻形式單一,缺乏美感等問題。觀看視頻的人還是以研究秦州小曲和對秦州小曲感興趣的人為主,影響力依然十分有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者要想制作出美輪美奐的、有吸引力的視頻,可以與專業團體合作,一方面可以對拍攝地點和演員服飾進行包裝,另一方面可以為視頻添加精美的動畫和字幕,將秦州小曲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展現給觀眾,以提高視頻的觀賞性,進而激發秦州小曲愛好者學習和傳播秦州小曲的熱情。 非遺傳承數字化時代 數字化是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的重要途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推廣數字技術在非遺領域的應用。2015年至今,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組織下,我國已經利用數字多媒體手段對上千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了統計和記錄。此外,非遺的數字化展示和網絡媒介的強大傳播功能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零距離接觸并關注和了解非遺。通過線上展播、直播互動、話題討論等方式,各種優秀的非遺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展現在更多人面前,讓廣大民眾足不出戶也可感受非遺的魅力。 讓非遺變“時尚” 如今,很多非遺傳承人步入老年,非遺逐漸被年輕人遺忘。讓非遺變“時尚”,是不是就能讓年輕人喜歡上非遺?怎樣才能讓非遺走進現代人的生活,被年輕人所喜愛?怎樣才能讓非遺在現代社會發揮自身的價值?一些很小眾的非遺,如秦州小曲、涼州賢孝、花兒、裕固族民歌,很難形成物質產品,因此可以開發相應的文創產品,以吸引年輕人的注意。抖音、優酷、騰訊和西瓜視頻平臺上有許多秦州小曲的視頻片段,但是只有部分曲子有字幕,觀眾可以通過字幕對視頻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诖,可以將歷史故事、忠孝節義的價值觀念等內容以秦州小曲視頻的形式向大眾普及;也可以將視頻做成動漫形式,配以秦州小曲的唱腔,從而吸引年輕人的注意;還可以讓秦州小曲進入中小學課堂,通過讓學生學唱秦州小曲提高他們的藝術水平,同時對本土文化進行傳播。利用現代手段進行表達,可以使秦州小曲的受眾范圍更廣。只有抓好傳承,才能有所創新。在讓非遺變“時尚”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非遺進行深入的了解,不能改變非遺的本質,要保留其核心內容,創新非遺的表達形式。我們期待未來非遺會變得更加“時尚”,也期待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非遺領域進行新的嘗試。 秦州小曲數字化保護的現狀 我國的非遺形式多樣,用普通方式很難呈現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給非遺的展示和傳播提供了新的路徑。近年來,非遺保護、傳承和傳播等領域的數字化發展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新趨勢。 秦州小曲作為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其歷史發展、音樂理論、文化內涵、表演方法和藝術表現等方面,研究內容比較豐富。但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學界對秦州小曲發音機制的研究較少,而這類研究是揭示秦州小曲情感表達生理機制的基礎。利用數字化手段開展研究工作,能夠提升秦州小曲保護和傳承的技術水平。目前,可以利用計算機、麥克風、外置聲卡、喉頭儀等設備,采集秦州小曲的語音數字信號,記錄原生態的秦州小曲,從而建立秦州小曲的語音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秦州小曲聲學和生理參數數據庫的方法,建立秦州小曲數字化分析平臺。此外,還可以進一步建立秦州小曲語音聲學模型、嗓音發聲模型、呼吸韻律模型,探究每個模型各個參數的變化與器官運動之間的關系,分析各個參數變化與秦州小曲表演技巧之間的關系,最終得到秦州小曲的發音機制和多模態研究理論,達到保護和傳承秦州小曲的目的。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于揭示秦州小曲演唱的深層機理,提高秦州小曲的歌唱技巧和教學效果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數字技術對各種文化都有巨大的作用,不僅可以在文化保護、傳承、記載、交流和傳播過程中發揮作用,還可以在新知識生成、經驗傳遞方面發揮作用[3]。運用現代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并利用多學科交叉的多模態研究新方法,探討聲樂、戲曲的發聲技巧,是近年來出現的研究新趨勢。從國家文化戰略的角度來看,用多模態方法進行口傳文化的數字研究工作勢在必行。 非遺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有其不能輕易改變的特質。隨著時代不斷變化,非遺在變化中傳承,因此其對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需求度更高。物質快速迭代,非物質的符號卻能傳承千年。對于非遺,除了保護、傳承和創新,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所謂傳承,“傳”的是技藝,“承”的是精神,我們要在每個人心中種下非遺的種子,讓非遺“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的魅力和時代風采。 2022年甘肅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創新基金項目“秦州小曲文化傳承數字化研究”,項目編號:2022A-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