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文化紀錄片:勾勒詩意美學,一睹非遺風采时间:2023-06-19 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了中華兒女的智慧與汗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隨著各種新興媒體的誕生與發展,如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紀錄片逐步成為非遺文化傳承與推廣的重要舉措,它能夠以清晰的畫面、生動的語言向人們展示非遺文化的內容及其承載的民俗風情、歷史文化等,為人們走近非遺文化、了解非遺文化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增強中華兒女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的意識。鑒于此,現就如何創作出高質量的非遺文化紀錄片展開探討,并借鑒國內優秀的非遺文化節目,提出具體的建議和方法,以供參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創作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了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民俗風情、文化內涵,也承載了各族人民的民族情感。而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和展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幫助更多民眾通過不同的媒體平臺直觀地了解非遺文化,既有助于宣傳和弘揚非遺文化,又能激發更多民眾自覺加入保護與弘揚非遺文化的行列之中。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藝術之精美 相較于其他影視表現形式,紀錄片最大的特點是真實,其強調通過實地調研、貼近群眾、與群眾溝通交流等方式,對故事、人物、文化等進行“原汁原味”的展示。與此同時,紀錄片也強調通過精美的畫面、極富魅力的聲音營造良好的視聽呈現效果,充分展現出非遺文化的意境美、內涵美、形式美,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聽體驗,從而激發觀眾觀看紀錄片的熱情,引導觀眾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了解傳統文化,感受不同民族的民俗風情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視覺加工技巧的運用增強了非遺紀錄片的藝術美,使其更具有藝術觀賞性,充分展現了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涵及魅力,同時使其彰顯出強大的藝術表現力。 歷史之客觀 紀錄片以真實的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是一種用真實發生的故事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以展現真實為本質,通過形象生動的解說詞將歷經千年風雨洗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娓娓道來,通過精美的畫面、流暢的節奏充分展現了非遺文化的內涵和韻味,促使人們在紀錄片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文化之深遠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地域、族群、創造者、傳承者締造的,其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和歷史的差異和多樣性,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以特定的物質為載體而存在和發展,只能在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中實現保護與傳承,因此其傳承之路也變得狹窄。在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過程中,可以將世代傳承的“保護與弘揚”化無形為有形,將非遺的工藝流程、表演形式等以清晰的畫面記錄和宣傳下來,這既能為后人領略非遺文化的魅力提供重要素材,也能為后人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提供新的路徑和方法。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錄片的創作建議 堅持以非遺傳承人為主的敘事理念,完整翔實地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高度依賴專業的傳承人。在創作非遺文化紀錄片時,可以將目光聚焦在非遺傳承人身上,通過記錄其日常生活、傳承方式,增進人們對傳承人的了解,并透過他們的故事,展現非遺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創作非遺文化紀錄片時,可以以敘事的方式將相對枯燥的非遺傳承內容、傳承方式、傳承路徑等以生動感人的人物故事描述和呈現出來,這樣不僅能夠增強非遺文化紀錄片的吸引力,使其更具有觀賞性,也能夠通過傳承人的故事直擊觀眾內心,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激發民眾自覺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能動性。 由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攝制的紀錄片《傳承》深受觀眾的喜愛,究其原因,在于其以表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主題,通過尋訪中華文化傳承人,以真切動人的故事展現中華優秀文化遺產,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非遺文化是客觀存在的,非遺傳承人也是真實存在的,從而極大地增強了非遺文化在觀眾心中的真實感。紀錄片《傳承》的第四集《師徒》主要講述了“西關打銅工藝”這一知名度不高的非遺文化,蘇廣偉是一名打銅匠,但他的兒子蘇英敏對打銅工藝并不感興趣,他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賽車方面。蘇英敏認為,現代是科技時代,父親這種古老的打銅工藝勢必會被先進的技術工藝所取代,所以不愿意學習打銅手藝。隨著父親的年齡不斷增長,其已無力經營銅器店,于是蘇英敏便開始擔負起經營銅器店的重任,他有著新潮的思想,希望能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進行創新,打造出與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相適應,迎合現代民眾需求的銅制品。當他帶著造印的花紋銅器向父親求學時,兩人對新舊打銅工藝、打銅理念進行了深入交流,彼此之間的矛盾也不斷激發。兩人之間的沖突充分調動了觀眾觀看紀錄片的熱情,觀眾想深入了解兩人的爭論點是什么,隨著情節不斷推進,不僅使觀眾增進了對打銅工藝的認識,見識了蘇廣偉精湛的錘印工藝,還展現出了手工打銅的獨特魅力。 非遺文化紀錄片通過以非遺傳承人為主的敘事脈絡,將傳承人平凡而又異于常人的生活面貌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在傳承人的點滴工作中了解非遺文化的內涵和深意。這種紀錄片沒有濃重的說教意味,只有讓觀眾感到親切的生活事實,具有強大的藝術表現力。 堅持以真實為原則的表現手法,在拍攝過程中注重捕捉細節 非遺文化紀錄片在創作過程中要將真實作為首要原則,在現實生活中取材,在真人真事中挖掘細節,通過對細節的捕捉制作畫面清晰、邏輯條理、情感豐富且具有教育價值的紀錄片,增進人們對非遺文化的認識,點燃人們心中的激情,促使其積極參與到保護與傳承非遺文化的行列之中。 在拍攝素材時,攝影師不僅需要從美學的層面出發進行構圖,保證畫面的精美,也需要捕捉非遺傳承人、非遺文化的細節,盡可能地使影片的呈現效果與現場效果相一致。在制作紀錄片時,跟蹤拍攝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因為它既能全面清晰地記錄非遺傳承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外貌、神態與肢體動作,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當時的環境音,實現聲音與畫面完全同步、高度協調。最關鍵的是跟蹤拍攝能夠捕捉到最真實、最自然的瞬間,從而促使人們走近傳承人,了解非遺文化。 《海派百工 璀璨非遺》微紀錄片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汐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該片以最高8k超高清形式呈現,記錄了本市國家級、市級、區級以傳統工藝類為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講述了非遺傳承人“一生擇一事”的專注,展現了其精美的作品、精湛的絕活、獨特的匠心及其背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在記錄海派玉雕這一非遺文化時,攝影師對雕刻工匠師的臉部、手部進行了特寫跟拍,雕刻工匠師屏氣凝神的神態,一絲不茍的專注精神,細微的手部動作,都在鏡頭下得到了充分展現。 在拍攝非遺文化紀錄片時,一定要加強對細節的刻畫,呈現出傳承人在打造傳統工藝時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情,從細節之處彰顯傳承人的“匠心”。在非遺文化紀錄片創作過程中,細節刻畫是否清晰準確,直接關系到紀錄片的成敗。 合理把控剪輯節奏,運用同期聲增強現場感 影視作品的節奏分為兩類:一類是外部節奏,主要包括鏡頭的移動、切換等,另一類是內部節奏,即影視作品中形成的懸念、沖突或者故事發展進程。在創作非遺文化紀錄片時,制作人員應合理把控內外節奏。合適的節奏能夠為紀錄片增光添彩,成為吸引觀眾觀看的利器。非遺文化紀錄片具有節奏緩慢的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非遺文化紀錄片枯燥無味,相反,它會通過營造故事沖突、靈活把控鏡頭節奏等增強紀錄片的趣味性,從而吸引觀眾,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 仍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攝制的紀錄片《傳承》為例進行說明,在該紀錄片的第7集《家園》中,年近六十的敖云其木格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蘇泊淖爾蘇木伊布圖嘎查的牧民,世代居住在戈壁深處,是當地守土戍邊的養駝模范。從1978年開始,不論是黃沙漫天、干燥酷暑,還是烏云密布、冰雪交加,敖云其木格每天雷打不動會做的事就是巡邏邊境線,堅守邊境線44年來,該地從未發生過涉外事件。在四十余年的駱駝訓練生涯中,駱駝早已以家人的身份融入其生活中,在為喪母的小駱駝喂牛奶時,她的臉上總是閃耀著輕柔慈愛的光輝;在聽到尋駝歸來的兒子的腳步聲時,她輕輕地舒了一口氣。這些特寫鏡頭的展現使得主人公的形象變得更加飽滿,同時也使觀眾在舒緩有度的節奏中走進敖云其木格的家園,真切感受其無私的戍邊精神,促進觀眾將這種帶有傳統文化色彩,凝聚中華精神的文化世代傳承。 在合理把控剪輯節奏的同時,也需要通過同期聲增強紀錄片的現場感。同期聲是指聲音來自拍攝活動中的同期錄音,區分于后期配音。在拍攝活動中錄制的同期聲分為人物同期聲、音樂同期聲、環境同期聲、動作同期聲等。在非遺文化紀錄片創作中,靈活應用同期聲能夠增強紀錄片的真實感,讓觀眾直觀地觀看和了解被描述對象及調研實地的生活場景,使紀錄片的畫面與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也使得傳承人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活真實,同時也能讓觀眾真切感受到非遺文化的深厚內涵及無窮魅力。 解說詞與同期聲相互穿插與配合,增強紀錄片的呈現效果 在非遺文化紀錄片的創作過程中,解說詞與同期聲相互穿插與配合是增強視頻呈現效果的重要手段。人物同期聲一方面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想法,另一方面能夠使紀錄片更具真實感和吸引力。不論是工藝制作過程中發出的敲打聲,還是人來人往的腳步聲等,都會為紀錄片增添“煙火氣息”。解說詞是對紀錄片呈現畫面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其能將不同時空的畫面有效銜接起來,既可以傳遞更多信息,增進人們對紀錄片內容的了解,也可以在簡短的話語中制造懸念,引發沖突,激發觀眾觀看紀錄片的熱情。讓解說詞與同期聲進行穿插與配合,有助于觀眾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增進觀眾對非遺文化的理解與感悟,更容易取得預期的播出效果。 以電視紀錄片《蘇北大鼓》為例,該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既通過追蹤拍攝的方式采集現場人物的自然聲音,增強紀錄片的現場感與真實感,又通過解說的方式對蘇北大鼓的現場及傳承人進行介紹,促使觀眾對蘇北大鼓的構造、唱腔等形成了深刻理解,還通過解說詞與同期聲相互穿插的方式實現了不同片段的完美銜接,增強了紀錄片的真實性和感染力。 營造具有“東方美學”特色的美學意境,提高紀錄片的審美價值 非遺文化紀錄片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其通過巧妙構圖、靈活應用素材元素等方式豐富紀錄片的畫面,增強視覺呈現效果。在制作非遺文化紀錄片時,創作人員要增強美學意識,通過各種手段營造具有“東方美學”特色的美學意境,讓觀眾在以傳統哲學為主的“東方美學”意境中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和深刻感悟,激發觀眾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自覺性與積極性。 以《非遺里的中國》為例進行說明,這是一部通過非遺創新秀演、沉浸體驗、還原絕技等全新的方式,多維度呈現非遺的創新成果、歷史底蘊、中國智慧、東方美學的紀錄片。在這部紀錄片中,人們既能看到粉墻黛瓦、古巷石橋的傳統建筑美,也能領略中國琴棋書畫的傳統藝術美,還能在方言、民歌中感受中國獨特的語言美。傳統建筑美、傳統藝術美、中國語言美相互交織,共同組成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成為不同區域、不同民族非遺文化的重要表達形式,既為紀錄片增添了美感,又提高了紀錄片的審美價值。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紀錄片成為展現、保護及弘揚非遺文化的重要途徑,在創作非遺文化紀錄片時,我們要堅持以非遺傳承人為主的敘事理念,完整翔實地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貌;堅持以真實為原則的表現手法,注重拍攝細節;合理把控剪輯節奏,運用同期聲增強現場感;堅持解說詞與同期聲相互穿插與配合,增強紀錄片的呈現效果;注重營造具有“東方美學”特色的美學意境,提高紀錄片的審美價值,引領更多民眾在挖掘非遺內涵與價值的基礎上,自覺肩負起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