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澤印象时间:2023-06-30 大自然的美妙,盡在不言中。 ——題記 《詩經》有云:“春日遲遲,卉木萋萋!表n愈道:“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鼻赜^則如此游春:“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夏未至時,我們去過一趟迎澤公園,目的是抓住郁金香花期的尾巴。時間匆匆而過,只記得那日陽光明媚,那園花木繁盛,至今仍有些意猶未盡。 當時正是中午,匆忙地,我和好友乘坐的25路公交車一路“堵”到了青年路口,聽說青年路口離迎澤公園的北門甚近,于是就下了車。誰知,北門當時正好在維修,無奈之下,只好另選一門。在地圖上搜索了許久,我們擇了迎澤公園的東門作為入園口。因為是第一次去,感覺繞著公園走了小半圈,走到時,早已口干舌燥,饑腸轆轆,便在迎澤公園東門附近的唐久便利店買了兩根烤腸、兩瓶水,隨即急匆匆地踏進了迎澤公園的東大門。 進去便是綠蔭,如久旱逢甘霖一般,瞬間便覺多了幾分涼意,肚子也不甚餓了,口也不甚干了。遠遠地能看到一棟建筑物,走過去發現,這個建筑物名曰“晉商會館”。 因時間緊、任務明確,我和好友競走似的,直沖指示牌而去,本是為著郁金香去的,誰知指示牌上并沒有類似“郁金香園”的稱謂,又礙著“社恐”的心理,我們決心先賞“牡丹園”,反正目的是尋花,且就尋花而去。 以指示牌為起點,向南而行,走一段路便能看到一座木質拱門,上題“牡丹園”。站在門口往里望,有一瞬間,我仿佛看到了花海,廣泛分布而又簇擁著的,粉的、白的、黃的、紫的,甚至是彩色的,爭奇斗艷,競相開放,只是中午太熱,在陽光的直射下,牡丹花仙子們看起來有些懶洋洋的。左瞅瞅,右看看,我們一邊賞花,一邊往牡丹園的深處走,走著走著,忽覺人變多了——原來是有一處噴泉,因著一處小池塘,風變得涼絲絲的,好不暢快。若是閑逛,定要在此處逗留許久,不過因為心中還惦記著郁金香,便只停留了幾分鐘。走著走著,又入了另一處花園——玫瑰園。不過,可能因為去時花已謝,無花亦無人,只剩玫瑰枝干,密密的,織成了一簇一簇的玫瑰叢。 走了許久還是沒能見到郁金香,不免有些失落,但抱著“來都來了”的想法,在研究了一會兒路線之后,我們決定去湖心島看看。跟著地圖的指引,我們穿梭在迎澤公園那如迷宮般的小徑上,接受著來自花草樹木的致意,享受著它們所造出來的陰涼,漸漸地走到一處有花的地方。原本還在晃晃悠悠,但那處人突然變多,“社恐”的我頓時“機靈”起來——當時有許多人圍在那一處花叢前拍照,那花看起來雖也美麗,但不太像我記憶中的郁金香。無奈之下,厚著臉皮,試探著詢問了坐在長椅上乘涼的保安大叔:“您好!請問這是什么花?”保安大叔很友善地告訴我們是郁金香。竟是郁金香嗎?我們帶著疑惑與懷疑,看著那“郁金香”——莫不是品種不一樣,我暗自想——一邊想,一邊順著開滿鮮花的道路往前走!巴!”隨著一聲熟悉的驚嘆,心心念念的、我印象中的郁金香出現了,它們是那么美麗,近看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放眼看去,仿佛看到了風姿綽約的花仙子們,各自美麗而又相映生輝,矜持而又脫俗。成群結伴的郁金香,一片片金黃,一片片火紅,一片片淡粉,一片片淺紫,有些已經謝了,更多的則盛開著,還有些正在從花苞中掙出來,準備肆意地開放!罢婷腊!”我們不禁齊聲感嘆。世間的美麗如此之多,我們實在不應掙扎于那些無所謂的浮沉之中,我暗自想。 伴隨著郁金香的盛放之路,我們一路欣賞,帶著愉悅看到了迎澤湖。順著湖畔的小路,我們登上了一座橋,人們在橋上看湖中的魚兒,魚兒歡快地接受橋上人們的投喂,金色的、黑色的、紅色的,大的小的,魚兒們游來游去,看著好不暢快。岸邊的鳥兒大著眼睛看風景,鴨子們結著隊為食物奔忙,看起來很大很大的鳥——大約是鷺,則從湖的這頭飛去了那頭。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難免會覺得大自然離我們很遙遠,但當我們站在橋上看柳樹垂絳、鴨子戲水、游魚來去、鳥兒停歇時,我突然覺得,不是大自然遠離了我們,而是我們遠離了大自然。所謂對生活的熱愛,應當來自對身邊人、事、物、景的喜愛,且只要有一樣,我們便能一往無前;而也會因為有一樣,便能獲得人生的全部。 賞完郁金香美景,在河畔拍照留念之后,我們便急匆匆尋門而去了,因著下午還有別的要緊的事兒。你看,雖然懂得,但也有很多迫不得已。離開時我們先是尋了北門,北門門口有假山和許多怪石,假山下有噴泉,流水總給人一種舒暢之感。北門前貼了告示,讓游客往東行,于是,順著指示,我們尋了東北門,帶著惋惜和下次一定好好找時間再游一次迎澤公園的想法,便離迎澤公園而去了。正所謂,急匆匆地來,急匆匆地走。 回過頭來,我不禁對迎澤公園產生了好奇。通過搜索才發現,原來迎澤公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太原首建的一所公園,其湖光美景、亭臺樓閣數不勝數。且迎澤公園的由來頗有一段故事。據史載,清光緒十二年(1886)的一個夏日,汾河水因下暴雨沖決了汾河沿岸的堤壩,淹沒了大南門一帶,后來,這里便成為多年的臭水低洼,也成為城市建設的死角。直到1952年,政府決定在迎澤大街南側建一個新公園,此地才有了改變的可能。1954年,因此地地處古太原迎澤門外,故新公園定名為迎澤公園;同年,政府發動全市人民義務勞動,引排污水、挖湖堆山、疊墻鋪路、植樹栽花,后來還引汾河水入迎澤湖,建橋,遷太谷縣藏經樓于此,建仿北京頤和園長廊,逐漸舉辦花展,組織其他項目,年深日久,促成了迎澤公園如今的模樣,F如今,迎澤公園有“新十景”,分別是藏經松雪、七孔觀魚、長廊煙霽、湖心望月、棧橋荷影、清臺鐘古、鳳池仙境、牡丹醉春、銀杏葉雨和錦繡太原。一景有一景的美,一景有一景的樂。 夏天到了,正是“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時節,想來,迎澤公園西南側、澤眾書院西北方的荷花應該開了。荷葉應是婉轉蔓延、接天鋪陳的,荷花則是星星點點、魅影搖曳的。趁著夏日,湖如鏡面,荷似明珠,也該去再賞一次迎澤公園的美景了。若是遇上雨天,想必更會別有一番滋味。不必多說,且去游賞一番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