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字形中的中國古代戰爭文化时间:2023-07-16 《說文解字》是我國首部系統完備的字典,其中關于軍事、戰爭的漢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武器裝備和戰爭文化禮儀,F主要從漢字的形體結構出發,闡述漢字形體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以更好地實現《說文解字》的文化解讀,發揮其現實意義。 據《左傳·成公十三年》中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惫湃苏J為國家大事有兩件:祭祀和戰爭!叭帧边@一字形是“戈”和“甲”的合體,其本義是古代兵器的總稱,后來引申為軍事、戰爭。就此可知,先民重視軍事、戰爭的思想早已刻畫在文字構形之中。 《說文解字》作為我國首部系統完備的字典,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分析《說文解字》收錄的9353個漢字的形體,我們可以了解古代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窺見我國古人對軍事的重視、對戰爭的態度和相關的戰爭禮儀。本文擬從《說文解字》中和軍事、戰爭有關的字形出發,探討其中的戰爭文化。 古代武器裝備 《說文解字》中有關戰爭的漢字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的軍事裝備類型,其中包含許多關于兵器的漢字,許慎對這些漢字做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如殳、祋、杸、戈、戟、矛、矠、钑、鋌、、錟等,這些屬于較長的兵器;還有刀、戚、斤、斧、鉞、鏌、铘等,以及弓矢類的弓、弴、弭、弧、弩等,這些屬于較短的兵器;盾、瞂、櫓、鎧等是防護型的武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我”,《說文解字》:“施身自謂也;蛘f我,頃頓也!痹S慎解釋“我”為第一人稱代詞,實際上我們查閱“我”的字形演變,從甲骨文到金文,其字形都是武器的形象,“我”本就是一種武器,和戈、斤、戉同屬最基本的進攻型武器,后來隨著語言及文化的發展,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案辍奔礊槠筋^戟,其中“戈”字中的橫,是從戟的形態演化而來的;戈作為古代戰爭中最常見的武器之一,以其為基礎,形成了許多與戰爭相關的概念,如“戍”,《說文解字·戈部》:“戍,守邊也!睆淖中紊嫌^察,“戍”代表戍守疆土,本義是防守邊疆。又如“戎”:“戎,兵也。從戈,從十!薄案辍睂儆诒,“十”代表鎧甲,本義為古代兵器的總稱!拔迦帧奔垂、殳、矛、戈、戟五種兵器。再如“戒”:“戒,警也!薄敖洹弊w字形中上面是“戈”,下面的“廾”表示兩只手,代表一種警戒狀態,本義為警戒,戒備。再如“武”由“止”“戈”合成。甲骨文中人持戈,是要發動武力的意思。在古文字形體中,“武”的本意是肩扛武器,“止”就是腳,是遠行出征打仗的意思。但后來人們多把“武”理解為“止戈為武”,即能讓戰爭停息才是真正的“武”,這一解釋蘊含著我們對和平的向往。此外,還有一種最常見的武器“斤”,“斤”最早代表斧頭,今天“斧”也來源于“斤”,“斤”除了是重要的生產勞動工具,還在戰時充當武器。所以《說文解字》中記載的“兵”屬于器械,“從廾,從斤”,表示人雙手拿著大斧頭,體現了全民皆兵的涵義。 除了上述的古代兵器,我國古代社會還有一種最為重要的裝備,就是車。車在周朝已經用于戰爭。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車成為主要的戰爭用具。兵車配備甲士,有步卒緊隨其后,車、馬、甲士、步卒構成了一個整體單位,就是漢字“乘”所反映的內涵。尤其在戰國時期,兵車成為彰顯國家力量的重要標志,大國和小國主要以其擁有戰車的數量來區分,實際上就是以該國的軍事力量來區分。如《論語》中的《侍坐》記錄了孔子和弟子交流的內容,孔子問弟子有何志向,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笨鬃訉ψ勇返幕卮鹗恰斑又!斑印奔次⑿,孔子對子路的這一微笑,其中一種解釋是,孔子認為子路不夠謙虛,將治理“千乘之國”看得如此輕易。由此可知,戰車的多寡是衡量當時諸侯國是否強盛的重要標準,“千乘之國”可以算得上是當時中等水平的大國,而“萬乘之國”則算得上是當時的超級大國。 古代戰爭中,車馬兵甲被視為整體,一般不單獨使用。一“乘”配有一車、四馬、三甲士、七十二步卒。戰車和戰馬都是當時重要的軍事裝備,所以后來擔任軍事職務的官員多被稱為“司馬”。春秋時期,兵車用“車”“乘”二字來記錄!墩f文解字》中沒有專門詳細闡述兵車的字形,但是收錄了幾個以“車”為部首的漢字代表兵車,如“,兵車也”“,兵車也”“,陷陳車也”,“”代表的是較高的車,用于觀望敵人。 《說文解字·車部》共收錄102字,對反映車形制和各部件的漢字形體做了詳細的考釋。車輪是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據說車的發明來源于古代圣賢從轉動的飛蓬中得到的靈感,“觀蓬為輪”這一成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飛蓬和車輪的關系。所以“車”的甲骨文字形都突出了車輪的形象(如圖1)。
圖1 “車”的甲骨文字形(圖片來源:漢典網) 圖1中“車”的字形都突出了車輪的形制,另外,在甲骨文字形中,古人還用車輪和車軸斷裂的形體,或是斷裂的車輪來記錄車禍現場,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根據前文所述,古代車馬不分家,是一個完整的單位。駕車的馬數量不等,有二匹、四匹、六匹等!墩f文解字·馬部》收錄了許多與馬相關的漢字,并按照馬的年歲、毛色、形體等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其中“駢,駕二馬也”“驂,駕三馬也”“駟,一乘也”分別表示二馬、三馬、四馬駕車。其中,四匹馬所駕的車速度飛快,但依舊趕不上人們不假思索的言語。所以古人告誡人們出言必須要謹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駟不及舌”這些成語就源于此。 威風凜凜的戰馬駕車駛入戰場前,一項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要將戰馬的尾巴打個結,否則戰馬會被樹枝、雜草甚至敵人的車馬掛住,無法前行,以至于影響戰爭的結果。秦始皇兵馬俑中馬的尾巴都是打結的,1978年出土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可以證明(如圖2)。 圖2 秦始皇陵銅車馬(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左傳·成公二年》記錄了齊晉鞌之戰,齊頃公驕傲輕敵,“不介馬而馳之”,齊侯乘坐的戰車因為事先沒給馬尾打結而被晉軍追上。這里的“介”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系馬尾也”。這個字和發髻之意同源!墩f文通訓定聲》對此也做出了“結馬尾如人之䯰”的解釋。 除了馬拉車外,古代還用人來拉車,不過這種人力拉的車不用于戰爭,而是貴族代步的工具!稇饑摺ぺw策》記載了趙太后剛執政時,秦國加緊對趙國的進攻。大臣們勸說太后將其小兒子長安君作為人質送到齊國以交換齊國的救兵,但太后堅決不同意。之后,趙國老臣觸龍以其高超的說理藝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打動了趙太后,使太后同意以長安君為人質。其中觸龍說服趙太后的第一步便是通過關心太后的飲食起居以降低太后的防備。太后回答:“老婦恃輦而行!边@里的“輦”由“二夫”即二人拉或推,但實際上并不固定為二人。根據《司馬法》中的記載,從夏朝開始,能供二十人乘坐的是輦,至商朝,供十八人乘坐的也叫輦,周代供十五人乘坐的也稱作輦。秦漢以后,輦已經演變,成為皇權的重要象征。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信工具,指揮主要靠旗鼓來完成!蹲髠鳌でf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薄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皫熤,在吾旗鼓,進退從之!边@些都體現了旗鼓的重要性。鼓樂在戰爭中用來鼓舞士氣!墩f文解字》中用鼖、鼙、豈等代表鼓。鼖是大型的戰鼓,有八尺之高,用來鼓舞士氣。鼙是相對較小的戰鼓。另外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的器物,如、庫、麾、琥等!啊奔炊,“庫”是儲存兵車的地方,“麾”指的是旗幟,“琥”是兵符的稱謂,也被稱為虎文。斗在文獻中一般寫作“刁斗”。南唐文字訓詁學家徐鍇將“斗”解釋為使用銅生產的鐎類器皿,容量二升,是用于做飯的器皿!妒酚浖狻分袑⑵浣忉尀槭褂勉~制作的類器皿,“以銅作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暗蠖贰痹诠诺湓娫~中也經常出現,如《史記·李將軍列傳》:“不擊刁斗以自衛!倍鸥Α断囊箛@》:“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旗幟在古代戰爭中也非常重要,反映在漢字形體方面,可見古人對旗幟的分類很細致。成語“旌旗蔽日”表示旌旗繁多,把日光都遮蔽住了,比喻軍隊數量眾多以及陣容的雄壯整齊。成語“轍亂旂靡”表示車轍痕跡紊亂,軍旗四處倒下,士兵潰敗逃竄!墩f文解字·㫃部》:“㫃,旌旗之游,㫃蹇之貌。從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讀若偃。古文㫃字,象形!痹S慎認為“㫃”的本義是旗幟上的擺穗。如果觀察“㫃”的甲骨文字形,不難判斷其字的形體就是旗幟的形象,是有流蘇的旗幟!犊滴踝值洹穼ⅰ墩f文解字》中的“㫃”部字都歸入了部首“方”。但是在古文字中,“方”的本義是調整方向的船舵,所以古文中跟旗幟相關的字都歸在“㫃”部。旌旗是旗幟的總稱,古代的旗幟分得很細:“旌”指旗子的竿頭,一半用五彩羽毛裝飾,一半用牦牛尾裝飾,周人用“旌”;“旄”是用牦牛尾裝飾竿頭的旗子,夏人用“旄”;“斿”后來寫作“旒”,指旌旗上的飄帶或邊緣懸垂的流蘇。平時人們把旒一組一組地編起來,用的時候再挑開!办浩齑轨肌敝柑熳拥钠煊惺䲠,諸侯的旗有九斿,大夫的旗有七斿,士的旗有三斿;其中,“旆”指垂旒的末端,是像燕尾形狀的裝飾。還有許多與旗幟有關的名詞和形容詞。例如,“旃”也作“旜”,一般指赤色曲柄的旗!办届弧倍志鶑摹㫃”得義,本義為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引申為柔和美麗,多用來描寫景物柔美、婀娜多姿的樣子;也比喻女子美麗;亦有雄偉的意思!㫃”的會意字還有“族”,本義為旌旗下的箭頭;“旅”字形像三人(眾人)站在旗幟下,表示士兵,進一步引申為古代軍隊編制,五百人為旅;“旋”表示以旌旗的轉動來指揮軍隊。 軍隊編制中的團、旅、師等單位大多是古代軍隊編制的沿襲。古代軍隊中最小的編制單位為“伍”,“隊伍”一詞完整地保留了“伍”的本意!吨芏Y》中記載的“伍”是從“五”演化而來的!拔椤痹谲娛轮惺侵赣晌迦私M成的編制單位,是軍隊中的基本組成單位!奥谩蓖瑯邮擒娛聠挝,五百人組成一個旅。由兩千五百人組成的軍事編制單位為“師”。由一萬二千五百人組成的編制單位則為“軍”!败姟痹谲娛戮幹浦袑儆谧罡呒墑e的單位。 戰爭禮儀 古代作戰以冷兵器為主,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刀、戟、弓、矢等,因此在古文獻中,表示兵器的字形大都和戰爭密切相關!盎颉痹诠盼墨I中表示“國”,和“域”同義!墩f文解字·戈部》對“或”的解釋為“邦”,即地域、地方,是需要國人守衛的土地,“或”代表人們需要使用“戈”來守衛國家疆土!奥儭贝矸,是捕獲敵人后將其左耳割下用以邀功的標志!奥儭焙汀叭 彼傅囊馑枷嘟,都是將敵人耳朵割下用以邀請軍功。但是二字的側重點不同,但是二字的側重點不同,《說文解字》:“聝,軍戰斷耳也!洞呵飩鳌吩唬骸詾榉!薄奥儭眰戎貙橙说淖蠖钕,用以計數報功!墩f文解字》:“取,捕取也。從又從耳!薄叭 钡姆秶取奥儭鄙源,是指將捕獲到的野獸或者戰俘的左耳割下。 在古代,戰爭是國家大事,古人會在戰前舉行祭祀典禮,此舉目的是祈禱戰爭獲勝,所以古人非常重視戰前的祭祀典禮!墩f文解字》中收錄了許多關于戰爭前舉行祭祀的文字,如馬所到的地方都需要神的庇護,因此古代祭路神稱為“”。祭后以車輪碾過祭牲,表示行道無艱險。 古人對戰爭的類型也作了清晰的劃分。古典文獻中把出征打仗有鐘鼓指揮的稱為“伐”,沒有鐘鼓的稱為“侵”,輕裝部隊快速突擊稱為“襲”。具體而言,下了戰書的正義之戰為“伐”,“武王伐紂”“齊桓公伐楚”都用了“伐”字!墩f文解字》:“伐,擊也。從人,從戈!币浴案辍边@一武器作為“伐”的構成要素,表達了戰爭的殺伐之意;未下戰書,不合禮儀的非正義之戰用“侵”,今天演變為雙音詞“侵略”;而輕裝簡從,趁其不備的則稱為“襲”,今天演變為“襲擊”。三者雖然都表示戰爭,但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漢字與人類社會、文化的關系十分密切,從文化的角度對漢字進行闡釋,既有助于漢字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也能為傳統文化的闡釋提供新視角。挖掘漢字背后的文化必須將其置于當時特定的歷史文化環境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還原文字的本意,從而以古鑒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