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龍縣寶豐砥柱橋建筑藝術时间:2023-09-04 雒馬井是云龍“八井”之一,砥柱橋的出現豐富了其文化價值!拌F鏈加木伸臂式覆瓦木梁橋結構”獨具匠心,使砥柱橋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云龍大地上有開創性意義。 大理寶豐砥柱橋是明萬歷至民國時期云龍縣最重要的橋梁,其建造藝術堪稱一絕。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陳希芳《重修砥柱橋碑記》載:“州治有砥柱橋者,距署不數武,往來行役,入境即見,為鎖水之一大觀也! 強調功能 砥柱橋建筑藝術特別強調使用功能。 圖 寶豐砥柱橋(圖片來源:內部資料) 此橋有四大功能:一是安全通道功能,可以推動東西、南北地區的交往,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漢時,鹽的白語記作“比”或“賓”,在唐代樊綽《蠻書》里也記作“賓”,有人也記作“沘”或“濞”!叭尔}”等的出現充分證明以鹽井為中心形成了鹽道。由于人類對鹽有所依賴,“鹽馬古道”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胞}馬古道”被用來運輸生活必需品——鹽,且必須延伸到所有人居住的村寨、都邑、牧區、銷岸等?滴跄觊g,“云龍八井”官鹽月產量12萬多斤,分別行銷保山市、騰越州、永平縣、鄧川州、浪穹縣、劍川州。關于雒馬井“鹽馬古道”,清康熙《云龍州志》載:東線“自砥柱橋起……至洱源到大理”,南線“自砥柱橋起至……霽虹橋、保山、騰沖出緬甸”,北線“自砥柱橋起……到蘭州、通甸、西藏到印度噶倫堡”,西線“自州治起……交潞江、片馬、魚洞隙地(到緬甸)”。 古人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薄缎U書》中記錄的先民“走夷方”的《河賧賈客》歌謠曰:“冬時欲歸來,高黎共山(高黎貢山)雪。夏秋欲歸來,無那(今云南)穹賧熱(怒江邊包括騰沖,“穹賧湯浪毒暑酷熱河”)。春時欲歸來,平中絡賂絕!边@便是古代白族商賈在“鹽馬古道”上發出的古道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 清康熙《云龍州志》把云龍州(縣)衙通往外界的“鹽馬古道”的起點定在“砥柱橋”,充分證明了砥柱橋的位置是永恒不變的“云龍知名地標”,也表明了砥柱橋在“鹽馬古道”中重要的通行作用。當年,雒馬井的馬幫有董氏馬幫、趙氏馬幫、段氏馬幫、尹氏馬幫等,寶豐與周邊地區進行商貿交流的“山里行舟”隊伍也要通過砥柱橋。寶豐“附近居民四百余戶”;清雍正初期“商賈車旆之跡愈重”,加上外來商賈、背鹽者和馬幫、牛幫,可以想到當時砥柱橋的通行繁忙程度。 二是州署防守關卡功能。寶豐原名雒馬井或金泉井,從明崇禎二年(1629)在此設州治(縣政府)以來,此地便成為明、清、民國三個時期云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期以來,政府在這里設置鹽課提舉司、鹽大使司等專管鹽生產、銷售的機構?滴酢对讫堉葜尽份d,“今按州治,龍山作扆,象嶺為屏,沘水環抱,虹橋當關,雖無城郭,儼若金湯”,虹橋即砥柱橋。清雍正五年(1727)施震《郡守陳侯重修砥柱橋落成恭紀》載:“斯橋也,內為八井之樞機,外為六州縣之咽喉,誠我州通衢要隘!惫识,此地又成了以鹽巴貿易為中心的最大商埠。所以,橫亙東西的砥柱橋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金泉井的咽喉要沖以及東面的大門。砥柱橋之險要,“橫臥兩山,擔當千夫萬馬”,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保證州府安全的重要關卡。橋東岸設有巡檢司,故有巡檢司箐;砥柱內設立“云龍州汛署”,負責防汛及汛期安全;橋頭內設立“把總署”,隨時有部署的兵丁站崗執勤,負責社會治安和該橋的安全。 三是民間鎖水和接風水功能。云龍山地的白族在生產生活及各種活動中都非常重視“仁慈善良,廣種福田”,也相信“門有門神”“井有井神”“橋有橋神”,即“萬物皆有神”,因此出遠門的人或家中辦事的人以及馬鍋頭們到橋頭都要拜“橋神”,以求保佑自己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由于橋與雒馬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又與人們息息相關,因此老者時常教育晚輩要愛橋和護橋,并用實際行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且代代延續。 四是休閑觀光功能。砥柱橋本身就像一道彩虹飛臨于州衙之南,其是獨一無二的建造,具有美的藝術效果。 雒馬井將“彩云南現”當作吉祥如意之景觀,橋頭建有“三元宮”,橋南建有“關圣廟”。站在橋面上可覽雒馬井之美景。清康熙《云龍州志》“勝景”篇載:“雒谷煙云”之景;“沘水清濤”之景,“沘江環繞雒馬,至砥柱橋頭,水石相搏,聲震阛阓,值月白風清之夕,憑欄靜坐,如聞三峽驚濤”,故又稱“沘水驚濤”之景;“峭壁仙蹤”之景;“諸山梵唄”之景。雍正五年(1727)知州陳希芳《重修砥柱橋碑記》載:“登臨極目,北望江隈,煙火千家,人稱樂土。南觀山沓,彩云一片,日射睛崗。有不覺情生于境者!鼻宕愇恼铡稕a水沙洲》詩有“斯榆西顧望,砥柱賴雄州”。人們茶余飯后在砥柱橋上休息,談論金泉井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實屬愜意。 砥柱橋在建橋之初特別強調其實用功能,而其藝術功能又使其經久不衰。橋的藝術功能改變了數代人,這也是橋的偉大之處。 官民竭力傳承 砥柱橋建筑藝術是歷朝歷代當政者、知名人士、普通老百姓等團結一心、盡力傳承下來的。據清康熙《云龍州志》載:“砥柱橋,州署前,橫跨沘江,寬一丈,長十五丈,繚以鐵索,覆以瓦屋,共計十六間!碑敃r,砥柱橋為兩孔連跨及鐵鏈加木伸臂式覆瓦風雨梁橋,到清康熙癸丑年(1673)由金泉井人趙宗鵬、董允升募修,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州顧芳宗重修,康熙五十年(1711)知州畢仕魁又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冬重修。雍正五年(1727)施震《郡守陳侯重修砥柱橋落成恭紀》記載,萬歷末建橋,到康熙年間多次補修,自康熙十二年(1673)到康熙六十年(1721),近五十年來,橋搖搖欲墜,知州李元英為了搶救該橋,多方求助,未達到目的。接著司馬朱威楚為了救橋又上書求援,還是未成。清雍正三年(1725),知州陳希芳到任,捐俸倡募重修。施震恭紀文曰:“幸際我陳侯,來蒞茲土!薄坝帜铐浦鶚,關系尤巨,急屬州人士,諄諄告誡,擇木選工,慎畀老成,捐金鼓舞。其捐鐵鏈者,則明經段縉、生員趙震。為化主者,乃生員董章慶。輩若而人,勉力捐輸,共勷厥事,不一而足。鳩工于丙午(1726)季冬,鼎成于丁未(1727)春莫。功程非細,不四月而告竣!标愔輦人捐出百金,貢生段縉、生員趙震捐送鐵鏈二根,并由董章慶先生主持整個重修工作,加之紳士、民眾大量捐資,僅用四個月就完成了工期,名雖重修,實如重建。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毀于洪水,后由知州許學范主持,字綱先生赴省募化功德重修,藩憲賜額曰:“倡義成梁!毕特S七年(1857)毀于兵火,橋身及木結構部分完全被燒毀,到光緒九年(1883)知州江海清主持重修,此次重修又全面恢復原樣!对讫埧h志》載:“光緒三十一年(1905)六月初七日早,沘江大漲,將沿江一帶秧田沖壞,石門小河口柴壩漂去灶戶柴薪數百碼,金泉井亦如之!表浦鶚蛴舟苡诤樗,宣統三年(1911)由知州黎民藩主持重修。民國知事丁潤身《重修砥柱橋記》載:“宣統辛亥(1911)橋倏傾,州牧黎民藩同云紳艾毓虎、董坊、尹學圣、楊銓鈐、楊開甲、董承舒、董蔚文等由各鄉捐資重修,工未竟而反正,民力難輸,勢將中輟!奔匆蛑敌梁ジ锩l,清王朝被推翻,修橋工程停止。民國第二任縣長丁潤身(云南曲靖人)于1913年8月18日到任后,接手修橋工程及“籌償貸金”,這才得以重修完工。碑文曰:“余于是年八月十有八日來權云篆,初經是橋,見為新橋,詢于眾,僉曰:‘此黎公、艾君等所題倡也,各鄉紳民所輸助也,民國元年五月四日所落成也!薄拔┫萝嚂r,所誓:不愛錢三字,拳拳弗失。茲稽檔冊,查有稅書,按陰歷繳課,以陽歷比照日期,長余之款一百二十余金,余不屑攜取之,撥交紳等,以償其貸金,即以成其善舉。并立印簿二本,一存縣署,一發城收支!敝露櫳碇x舉,徹底解決了“修橋經費,蠲除各鄉派夫積習,著為定例”,乃“金湯鞏固,長資利濟,庶不失周牧經營締造之功,及肇錫嘉名之意”。此次重修吸取過去多次橋下被堵塞的教訓,橋的高度達到高15.9米,并完全恢復了砥柱橋初始的規模!对讫埧h志》載:“民國13年(1924)秋,大雨,連下十余日,山洪暴發,沘江大漲,沿江田地沖毀一千多畝,沖倒寶豐河岸,沘江從東山腳改道至寶豐下營民房后!表浦鶚驀乐厥軗p,張世勛知事組織鄉紳、灶戶出資搶修,恢復通行。 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砥柱橋建造時為兩孔連跨及鐵鏈加木伸臂式覆瓦風雨梁橋。從初建到1965年拆除,砥柱橋在近345年的時間里共經歷八次大的重修,小的維修無數次。而且每次重修都根據不同的水位和河床的變化,加高橋墩,力保砥柱橋之安全。光緒九年(1883)重修后,完全恢復原橋結構為兩孔連跨及鐵鏈加木伸臂式覆瓦風雨木梁橋。砥柱橋的歷次修復,體現著知州(縣長)和人民緊密團結、樂善好施、竭盡全力、利用自然、改善環境、傳承建橋藝術的偉大壯舉,是白族文明的具體展現。 “王者之政,利濟為大。仁人之澤,歷久不忘!睔v史文化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斷創造、不斷積淀和不斷修復形成的。云龍有名的古橋梁,像砥柱橋一樣,如彩鳳橋(知州主持、灶戶捐修)、義風橋(里民捐修)、通京橋(知州許學范主持,白羊廠廠主鄧公起建,課戶捐資)、中州橋(由段綖,金泉井人,捐銀千金;王安,石門人;徐子亮,諾鄧人,捐銀五百金;楊宗唐,諾鄧人,居于果郎土司之后;四人出首創修。后由云龍、保山縣衙和地方鄉紳集資重修)、青云橋(楊名飏出資始建)等就是官民同心協力的一個個鮮活例證。又如,寶豐董邦憲先生放棄仕途,于明弘治年間出資倡建漾濞鏈子橋(云龍橋),后來此橋成為博南古道上的重要橋梁之一。再如,現代永鎮橋(大達橋)的修復,時任包羅村黨支部書記張啟發(后任縣文化體育局局長)親自指揮大達橋的修復,最可貴的是他對木伸臂式風雨梁橋進行了深入解剖研究,使得大達村乃至云龍縣的建橋文化得到了延續。這些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山不轉路轉”,而是仁人志士們的“民意天成”之佳作。 藝文傳世 砥柱橋前身為雒馬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于1965年被拆除。橋亭內原有建橋碑文和功德碑數塊,因多次火災和水毀,碑刻基本無存。筆者在有關志書中找到幾則藝文,能知砥柱橋歷代重修和建筑藝術傳承之梗概。 砥柱橋碑記之一:清雍正五年(1727)知州陳希芳《重修砥柱橋碑記》。 碑記之二:清雍正五年(1727)挨貢施震《郡守陳侯重修砥柱橋落成恭紀》。 碑記之三:民國知事丁潤身《重修砥柱橋記》。 詩聯流傳有清代華亭人陳文照《沘水沙洲》詩、清代鄧川人進士張相侯《詠砥柱橋》詩、清末白語聯一副。作者無考,但只流傳下來一支,“鼓斗堡孟奔甘火岳粉日塊斯給竅”(“日塊”現寶豐大橋刻成“粑粑”),其余一支失傳,后由張啟發、楊瑀撰配一支為“額美座汪楞戈只古伙比節呢安費”,白語聯的完整漢義為“橋頭旁邊那幾戶豆油粉餌塊最好賣;衙門外面這兩街古建筑鹽井也耐瞧”。民國知事丁潤身《題寶豐砥柱橋》聯:“誰人敢做砥柱橋?橫臥兩山,擔當千夫萬馬;我心愿效沘江水,環流七里,聯絡一城五鄉! 砥柱橋經典藝文:一是描寫沘江之洶涌,隔岸泅渡之難;二是反映官吏之責任和民眾之渴望;三是描述砥柱橋之雄偉、美麗,指出其是歷代官府及庶民們前仆后繼重修的結果;四是描寫庶民有了橋之后的心情。 砥柱橋給人們的印象是“寶豐之門面”。古人云:自然是最美的,與自然融合得最緊密的,也就是最美的。砥柱橋完全與自然融合在一起,所以砥柱橋才具備自然之大美。 砥柱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沘江古橋梁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鹽馬古道”的安全通道,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它也是歷代官民緊密團結、改造自然、傳承技藝的體現,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它還開創了中國西南鐵鏈加木伸臂式覆瓦風雨木梁橋之“先河”,在橋梁技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造型優美,是古代勞動人民審美的體現,具有游覽和觀賞的藝術價值。作為云南寶豐的門面擔當,砥柱橋應當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