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走呦走呦》新編排, 傳統民族文化新光彩时间:2023-09-22 舞蹈作品《走呦走呦》以壯族“板鞋舞”為創作素材,展現出獨具特色的壯族傳統文化,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受各界好評,F通過剖析《走呦走呦》的創作理念,多角度深入探討壯族“板鞋舞”在舞蹈藝術作品中的創新呈現形式,總結在舞蹈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如何選好題材、找準定位、深入生活和深挖價值等經驗,以及如何充分運用好中華民族文化寶庫,堅定文化自信的創作理念。 壯族“板鞋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反映了壯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美學觀念,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生活和生命的理解與感悟,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舞蹈《走呦走呦》以壯族“板鞋舞”為原型,將板鞋作為紐帶,講述了壯族老阿媽含辛茹苦地養育兒女,潛移默化地教導兒女,并將壯族優秀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的故事。該作品創作于2018年,曾經在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暨第六屆全區基層群眾文藝會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在第十屆廣西音樂舞蹈比賽中榮獲舞蹈創作二等獎、舞蹈表演獎三等獎;獲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并且在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中獲得專家們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 本文以舞蹈《走呦走呦》為切入點,通過挖掘壯族“板鞋舞”的歷史淵源,分析其作為舞臺藝術作品的呈現形式,探討如何傳承與弘揚壯族“板鞋舞”文化,保護和發展新時代民族傳統舞蹈藝術,使其具有廣闊的社會意義和當代價值。 壯族“板鞋舞”的歷史起源、特性及文化特征 壯族“板鞋舞”歷史悠久,與壯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壯族人民社會生活的縮影!鞍逍琛笔巧钆c藝術的完美結合,具有獨特的民族性,是壯族獨有的特殊藝術符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歷史起源 “板鞋舞”始創于明代,廣西田州土官瓦氏夫人奉朝廷旨令率有“狼兵”之稱的壯族勇士赴江浙一帶抗倭,瓦氏夫人為了使勇士步伐整齊、步調一致,令每3名或6名勇士為一組,同穿一副長木板鞋練習跑步。經過長期訓練,瓦氏夫人培養出了一支紀律嚴明、戰斗力強的軍隊。這支軍隊在抗倭戰斗中所向披靡,挫敗了倭寇的侵略行動,屢建奇功。隨后,壯族民間開始效仿瓦氏夫人“同步”練兵法,于房屋前后、田間等處開展板鞋比賽,自娛自樂,因此流傳下來并發展到現在。此后,這種舞蹈逐步演變成“三人板鞋”賽事,并通過藝術加工,演變成了“板鞋舞”。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壯族板鞋舞”被入選為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特性 壯族“板鞋舞”既是一種傳統民俗競技活動,能夠鍛煉人的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素質;又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傳統民俗自娛活動。人們跳“板鞋舞”時踏著豪邁的步伐,手持各種道具,如花傘、綢帶、扇子等,搭配合適的舞蹈動作,令人賞心悅目!鞍逍琛笔且环N將舞蹈和健身相融的舞蹈類型,有相當強的節奏性,舞者手腳協調,展示人體力量之美、舞蹈動作之美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人們通過練習可以提高團結合作的能力,增強凝聚力,因此其具有很高的精神文化價值。 文化特征 首先,地域性及民族性。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壯族“板鞋舞”與社會背景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一方面,“板鞋舞”的起源地四面環山,自然環境惡劣,人民在這樣艱險的環境中生存需要有勤勞、勇敢的信念。另一方面,壯族先民曾長期處于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中,為了在艱難的處境中得以生存,壯族人民勇于拼搏、敢于反抗,在團結一致、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增加了民族凝聚力以及向心力!鞍逍琛钡恼Q生反映了壯族的歷史以及人民生活的風俗,彰顯了壯族人民頑強、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其次,表演性及觀賞性。表演性是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播和發展并且受到人們喜愛的主要影響因素,表演性與觀賞性緊密相連!鞍逍琛钡姆棿钆鋸碗s、優美,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除此之外,“板鞋舞”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有了新突破,比如,某藝術節上表演的疊藝板鞋舞結合了雜技的技巧,地面上有6人穿著板鞋,空中3人也穿著板鞋并踩在6人的肩膀上翩翩起舞。壯族“板鞋舞”具有豐富的內涵,以及獨特的民族舞蹈色彩,是極具觀賞性的一種民族舞蹈。 最后,集體性。壯族“板鞋舞”并非單人舞蹈,而是由很多人共同參與的團體民族舞蹈,體現了壯族人民同心協力、團結奮斗的精神。這種舞蹈要求所有舞者動作整齊,對力度、節奏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否則就會影響觀賞性。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者要遵守統一原則,使舞蹈動作協調、規范!鞍逍琛蓖ǔP枰酥亮送┮浑p板鞋,舞者們需要在同一時間向前邁進,將板鞋的節奏當成舞蹈統一所有舞者的動作,如果有一個人的步調與其他人不一致,就會導致舞蹈步伐紊亂,甚至出現集體摔倒的情況。 舞蹈《走呦走呦》的編創理念與實踐探索 壯族“板鞋舞”具有濃郁的壯族民俗特色。舞蹈《走呦走呦》以壯族傳統“板鞋舞”為編創元素,創新舞蹈道具的使用方式,根據走板鞋的動律編排舞蹈動作,從“走”的視角講述了壯族老阿媽向女兒傳承板鞋舞技藝,與壯族人民團結一致向前走的情節,傳遞了編導獨特的審美體驗。 選材:尊重原生形態 選材是舞蹈創作的初始環節,也是基礎環節,對整個作品的呈現具有關鍵作用。舞蹈題材的選擇,關乎舞蹈藝術形象的挖掘和作品主題思想的確定,是舞蹈編創的第一步。 筆者曾于2015年在南寧東站門口外面看到一張“壯族板鞋舞”雕塑造型。三人同穿一雙板鞋在行走,左腳踩地,右腳抬起,雙手有韻律地擺動,造型獨特,動感十足。這個雕塑使筆者深受啟發,特別的畫面構圖,激發了其創作靈感。隨后,筆者翻閱了大量有關瓦氏夫人的圖文資料,并深入研究、挖掘、提煉,創作思路逐步變得清晰,可以將短板鞋變成一雙長板鞋,既能橫著走也能豎著走,實現前后、左右、高低空間的變化;還可以將板鞋拆散重組,在編創過程中不斷地將想象的畫面付諸實踐。 架構:展現人文情懷 一個民族不能落后,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精神。因此,舞蹈《走呦走呦》明確了“教導兒女、傳承文化”的主題,借助板鞋多變、多元和多樣的特點,展現壯族兒女傳承和弘揚老一輩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團結互助、勇往直前、步調一致、敢于拼搏的精神。 作品使用“A—B—A”的形式架構,運用“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向觀眾介紹老阿媽與年輕女兒之間的人物關系!袄习尅痹诨孟肟臻g里回憶年輕的時候是一雙板鞋陪伴她走過大半人生!芭畠骸痹谡鎸嵉目臻g里,雙手將一雙板鞋舉過頭頂,看起來像鋪了一條長路!袄习尅庇檬执婺_,領著“女兒”緩緩前進!袄习尅辈粌H教會了女兒跳板鞋舞的技藝,還教會她為人處事的人生哲理,引領她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通過“老阿媽”“壯族女兒”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加工處理,以母女傳承傳統舞蹈的故事為線索,板鞋作為重要道具發揮了穿針引線、環環相扣的作用,使整個作品情節豐滿,達到感人肺腑的效果。 呈現:勇于突破、創新 1.動作語匯 為了讓傳統板鞋舞能夠更好地展現在舞臺上,編導抓住了板鞋舞“右邊三步一抬,左邊三步一抬”的特征,提煉出舞蹈的律動,通過“走”使作品的人物形象變得立體、生動。導演通過“走”的畫面賦予此舞蹈新的形式感:踏著優美的旋律不斷走動,饒有風趣。 舞蹈《走呦走呦》的動作編排強調輕快活潑之美,作品運用“顆粒狀”動作連綴成舞蹈句子,以點帶面、虛實結合,表達“板鞋”就是“路”的藝術意向。老阿媽時而上山,時而下山,時而過橋,抬起雙腳時板鞋也跟著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向前邁進!鞍纳碜右肋^高高的山,短短的雙腿要走過長長的路,抬腳就是路,走在路上的永遠是壯族!边@雙長長的板鞋,時而是路,時而是橋,時而是板凳,時而是天梯,讓人聯想到老阿媽祖祖輩輩一直延續的生活方式,深刻表達了壯族人民追求幸福、團結、和諧的民族精神。 在這個舞蹈作品中,雙腳與板鞋融為一體,群舞與領舞的關系也融為一體,分分合合,走走停停,最終形成與其他壯族舞蹈作品不同的質感和風格的舞蹈語匯。 2.音樂編創 一部舞蹈作品的成功必須有與其結構吻合的音樂相互配合。特別是民族舞蹈,不僅要設計好音樂節奏,還要把控其民族性與本土性,最好能夠疊加民族樂器、原生態清唱等素材,保證伴奏音樂立體、生動,輔助舞蹈作品完美呈現。 舞蹈《走呦走呦》的音樂創作結構與舞蹈結構相輔相成,同樣采用了“A—B—A”形式。舞蹈表演開始時,從遠處傳來了清脆、縹緲、空靈的壯族原生態清唱歌曲,歌詞大意為“女兒呀!走呦走呦,穿著板鞋要走過千山萬水,要走過起伏跌宕的人生”。短短幾句壯族原生態清唱音樂,多次被疊加在主旋律中,通過不斷強化“走”這一核心主題,表達出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音樂節奏以一個八拍為一小節,由若干小節形成段落,先是保持中速,然后音樂速度逐漸加快,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音樂引入起承轉合、鮮明的節奏韻律、優美動聽的主旋律將情感層層推向高潮。 通過“快—慢—快”的結構編排,使段落之間相互呼應,達到擴大劇情沖突、加強情感發展起伏的表演效果,體現了板鞋舞民族性、本土性的特點,給人們帶來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極具藝術感染力。 3.道具運用 舞蹈《走呦走呦》最大的特色是道具——板鞋運用得十分巧妙。一般情況下,舞蹈都是將道具板鞋穿在腳上,這個舞蹈卻打破常規,把短板鞋變成一雙6米長、可供20多人穿的大型板鞋,并被群舞演員緊緊抓在手上。舞蹈表演的背景設定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呈現,領舞走路時抬腳的動作,與群舞上下抽動大板鞋的動作融為一體,板鞋時而變成一條長長的路,時而變成一座橋,時而變成一架秋千,猶如老阿媽走過的曲折的一生,象征著壯族人民生活、文化、技藝、傳承的意識延展,賦予觀眾無限遐想的空間。 長長的板鞋是老阿媽走過的路。老阿媽一個人走在板鞋上似乎很艱辛,走累了便坐在板鞋的一端歇著,梳梳頭發,照照鏡子,看著白發蒼蒼的自己,唯一放不下的是她摯愛一生的板鞋,她將要把心愛的板鞋傳授給女兒,而另一端板鞋瞬間翹起來,女兒坐在上面。舞蹈《走呦走呦》通過獨特的藝術表演方式巧妙轉換時空,情感層層遞進。老阿媽把腳上的繡花鞋給女兒穿上,對傳承的儀式感作出詳細的交代。老阿媽慢慢老去,坐回自己板鞋上的那一端,另一端再次翹起來;她用手指尖指向女兒那邊,高興地看著小孩不停地練習板鞋動作。板鞋緩緩地離去,意味著老阿媽也離開了,她心里既高興,又有點不舍,但廣西壯族板鞋舞后繼有人了。 創作啟示與思考 舞蹈《走呦走呦》從作品立意到探索創排,從群眾自娛到舞臺藝術實踐,從基層群眾文藝匯演到全國舞蹈大賽,一路走來,留下了許多思考和啟示。 運用好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 要想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必須充分發掘和整理古老、厚重的傳統文化,將其與當代藝術手段和現代審美理念緊密結合。 舞蹈《走呦走呦》的創作基于對“板鞋舞”的挖掘,把壯族傳統文化背后一代代勞動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打造成觀眾能夠理解與欣賞的藝術形象。該舞蹈通過對“板鞋舞”動律的研究,藝術化地提煉出壯族傳統文化中的非遺技藝元素,以生動的舞臺手段呈現出來;其不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還在內涵上得以提升,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色彩。 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文藝工作者應該有責任、有擔當,以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藝術作品,滿足人民群眾對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期待。 壯族“板鞋”文化具有淳樸自然、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不可多得的優秀素材。舞蹈《走呦走呦》的編導巧妙地將傳統文化與舞蹈藝術融會貫通,喚醒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增強觀眾的民族認同感,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 新時代背景下,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成為中國文藝創新的重要源泉。優秀藝術作品承載燦爛文明、維系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既是文藝創作的重要目標,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在尊重創作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具有本土性、民族性、特色性的藝術語言,創作人民喜愛的舞蹈藝術作品,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藝術性轉化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