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導向下山東省沿黃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时间:2023-10-24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戰略性工作,也是推動沿黃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以及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的新路徑,F聚焦山東省沿黃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基于當前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傳承人不足、保護方式傳統、資源轉化率低等問題,提出培養非遺傳承人才,構建數字化保護體系,創新特色項目等具體策略,為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提供借鑒。 我國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模式進行了諸多探討。賈鴻雁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大眾這一問題切入,分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靜態、活態、綜合、異地四種旅游開發模式,并由此提出法律制度等五種保護機制。雷蓉、胡北明通過對不同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模式進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旅游發展建議。田寶龍、喻曉玲使用TSP數學模型分析,對塔里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旅游線路方案進行了規劃。章牧從文旅融合的視角,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中呈現出的原真性、可體驗性、可持續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非物質特性,從文化認同與原真性、文化再生產、價值共創三方面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中的活化路徑。李淥、李晨宇、徐珊珊基于貴州織金古城的實證,構建文化記憶與文化空間關聯視角下古城非遺活化的框架,提出文化記憶、空間實踐、地方感共同構成歷史城鎮非遺活化的多維動力。林琰、李惠芬在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的基礎上,指出非遺保護有著檔案式、被動式問題,應建立動態化非遺考核評估機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展開了研究,他們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重視讓非遺“活起來”,從實際出發把非遺活化利用落到實處。由于非遺形態、類型多樣,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模式更具研究意義。 研究背景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經濟迅猛發展,生態保護、環境承載力、文化遺產等問題隨之而來!皣椅幕珗@”是一個新概念,2017年,《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提出“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成為中華文化重要標識”;2019年,《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提出,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三大國家文化公園;2020年,“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增加了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義深遠。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表示,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大力保護黃河流域戲曲、武術、民俗、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東省把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作為重大使命和重大機遇,也愈加重視對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在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背景下,深入研究山東省沿黃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山東黃河文化品牌,深化區域聯動共建,加強山東省與其他沿黃省區文化、旅游、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搭建山東省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文化交流平臺。 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況 黃河從菏澤市東明縣進入山東,流經菏澤、濟寧、泰安、聊城、濟南、德州、濱州、淄博、東營9市25個縣(市、區),在東營市的河口區入海。境內河道全長628千米,流域面積1.83萬平方千米。 根據我國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21年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選取山東省沿黃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類別梳理和地區梳理。當前,山東省沿黃城市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6項(詳見下表,由于原萊蕪市于2019年劃入濟南,統計時,將原萊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濟南市進行統計),占山東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總數的68%。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菏澤31項、濟寧19項、泰安12項、聊城12項、濟南20項、德州4項、濱州7項、淄博18項、東營3項。其中菏澤、濟南、濟寧、淄博市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總量相對較多,德州市和東營市的較少。濟南的皮影戲、濱州的民間剪紙、菏澤的皮影戲和泰安的皮影戲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山東省沿黃城市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19項,市級2491項,縣級7015項,分別占全省各級非遺項目總數的58%、60%、54%。由此可見,山東省沿黃9市的非遺資源十分豐富。 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存在的困境 文化遺產家底不清,缺乏代表性傳承人 許多非遺資源由于保護對象和保護范圍不明確,尚未形成成熟的非遺保護機制,導致部分數據和信息缺失,非遺資源的調查和梳理工作缺乏系統性,目前仍需要對非遺項目進行進一步發掘和整理。部分傳統藝術如秧歌、山東梆子、魯西南鼓吹樂等生存空間小,即使在傳統節日也難以見到傳統藝術表演。一方面,人們追求新事物、科技產物,對傳統藝術的喜愛程度降低;另一方面,傳統藝術傳承人漸少,甚至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 保護理念和模式傳統,非遺活化途徑和手段單一 現階段對沿黃地區非遺的保護利用主要集中在對非遺物質載體的保存和外在形態的展示方面,保護方式仍以行政保護為主,通過文獻資料或實物形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在當地博物館、檔案館和文化館,對現代化技術運用不足,數字化程度較低;利用手段單一,主要是博物館展示、非遺展演、旅游紀念品開發等,仍停留在靜態層面,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型產品,給大眾帶來的參與感、互動感和體驗感不足。 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率低,知名度較低 山東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但知名度較低。民間文學作品多以文字資料形式保存與陳列展示,缺乏知名度,部分家喻戶曉的故事如梁祝傳說、牛郎織女傳說、孟姜女傳說等以表演的形式在旅游景區內進行呈現,但尚未形成品牌效應。傳統民俗活動如燈會、廟會、書會、節日慶典等規模較小,影響力有限。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主要以工藝品的形式呈現,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 非遺文化認同感不足,缺乏對當代價值的挖掘和闡釋 黃河沿線特有的社會風俗、生活方式、精神信仰都是寶貴的文化資源,但現階段對其精神內涵缺乏深入研究和生動呈現。在非遺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尚未對其內在價值進行深度挖掘,且未提煉出具有地域獨特性的文化符號,缺乏對多種非遺及相關文化資源的組合配置與整合利用。 山東省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路徑 立足于政策支持,充分發揮政府引領作用 依托當前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戰略,弘揚山東沿黃地區非遺的精神內涵,講好新時代“黃河山東故事”。繼續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深入挖掘沿黃地區非遺蘊含的黃河文化的獨特基因,闡釋沿黃地區非遺的當代價值,不斷豐富和更新非遺的文化內涵,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提煉出最具核心價值與地域特征的黃河文化符號,對相關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從政府層面開展專項宣傳、營銷工作,實施融媒體精準化、品牌化營銷策略,圍繞形象宣傳、主題活動、品牌拓展、區域合作和沿黃區域聯動開展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此外,政府應根據不同非遺項目的特點,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庫,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性調查及保護項目,有針對性地提供經費支持。 落實基礎工作,加強非遺傳承人才培養 完善沿黃地區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機制,摸清山東沿黃地區非遺家底,在此基礎上建立山東特色的沿黃地區非遺保護體系。重視非遺傳承人培養,既要培養技能型人才,也要培養能夠從事跨領域管理的復合型文旅人才,建立與學校、社區的聯動機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培養非遺傳承人,嘗試以新型學徒制模式培養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帶徒,傳技術”,共同打造大師工作室與非遺傳承工作室。同時,推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培養非遺傳承人。 轉變保護理念,構建數字化保護體系 將非遺與數字技術、創意設計相融合,利用數字技術創新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形式,運用3D技術、VR技術、多媒體互動等展現黃河景象、黃河故事,增強觀眾的感官體驗,如聲音、氣味、觸感等,強調動靜結合,通過人機交互技術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保持真實性。建設非遺數字化展示平臺,建立動態的資源數據庫和現代化管理服務體系,將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沿黃地區非遺保護、傳承中,更好地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 創新特色項目,增強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率 創新特色項目,加大非遺文創產品開發力度,依托文旅融合、非遺創新、非遺營銷等方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演藝、動漫、藝術設計等相關產業相結合,打造智慧非遺體驗館和購物空間,滿足當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率和利用效率,提高非遺文化資源的經濟效益。將沿黃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與研學市場深度融合,結合周邊地區研學旅游受眾的特點,設計、開展不同主題、不同深度的研學項目。同時加強與市場上各類開展研學活動的企業合作,如旅行社、酒店、文創園、工業基地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黃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著黃河文明的基因;诋斍敖ㄔO國家文化公園的戰略部署,山東省應在不破壞非遺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對非遺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充分挖掘、利用其文化元素,從而釋放非遺活力,延續非遺的生命力。 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研究”(編號:22QQ0519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