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助力廣播電視新聞傳播 實現“突圍”时间:2023-10-25 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得到高度普及,與此同時,當今社會已然邁入媒介融合時代,這給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大眾獲取信息的方式趨于多樣化,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模式已不足以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诖,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推動新聞產品的創新發展,F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如何實現“突圍”,以期更好地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的持續穩定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互聯網的高度普及,當今時代,信息的傳播與交流方式發生了極大轉變,新媒體平臺日新月異,逐漸建立起了全新的媒介格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斷深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想實現“突圍”,展現自身的責任擔當,站穩主流媒體的地位,就務必進行相應的變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形式逐漸暴露出各種問題,對此,廣播電視媒體不僅要推動新聞傳播渠道、傳播方式不斷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還要在新聞傳播創新上深耕細作,進而在為受眾提供優質信息服務的同時,滿足受眾提出的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要求,切實推動廣播電視媒體持續、穩定發展。 媒介融合相關概述 媒介融合的內涵特征 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聞傳播行業基于先進科學技術的加持率先提出了融合發展的概念。媒介融合的迅猛發展主要依賴先進科技的支撐,但是因為學界對媒介融合的探究角度各有不同,所以至今媒介融合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F從狹義和廣義的角度對媒介融合的概念進行論述。前者指的是將各種媒介形態融合在一起,繼而發生“質變”,構建起一種全新的媒介形態,如博客新聞、電子雜志等。后者則表現為各種媒介及其相關要素的結合、匯聚乃至融合,其中既涉及媒介形態的融合,又涉及媒介功能、組織結構、傳播方式等的融合;既涉及與諸如技術、文化、體制等相關要素的結合,又涉及與社會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就媒介融合的特征而言,主要表現為兩大方面:一方面,媒介融合不斷向技術化、全能化方向發展,并且在新技術融合環節表現出顯著的時代特色;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實現了傳統信息生產模式的有效革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媒體不再局限于進行單一的圖文信息報道,在多種媒介載體的協助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現 對于新聞媒體而言,實現媒介融合的關鍵在于媒介技術融合、媒介業務融合以及媒介所有權融合等方面。其中,媒介技術融合主要指的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媒體數字技術在新聞信息生產制作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以及深入的推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傳播的效果、效率,并降低了新聞的制作成本,進而推動了不同媒介之間的融合發展。媒介業務融合主要指的是在媒介融合期間,將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融為一體,進而豐富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模式,拓寬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渠道,在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時效性的同時,使新聞與受眾之間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系。媒介所有權融合主要指的是各種媒體在融合中達成的所有權的集中統一,并基于此構筑起龐大的傳媒集團,實現對各項媒介資源的優化整合,縮減媒介運營成本,提升信息傳播效益,構建媒介核心競爭力,進而在競爭激烈的媒介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發展優勢 信息更為豐富多樣 與傳統的信息獲取方式相比,網絡平臺上匯聚著更加多樣的信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獲取信息更為高效、便捷。同時,基于傳統信息獲取方式,人們所獲取的信息以圖文信息為主;而依托網絡渠道,人們則可獲取到多種不同形式的多媒體信息。所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切實提升新聞傳播水平,以獲得理想的新聞傳播效果。 實現新聞采編一體化 廣播電視媒體在新聞產品的實際制作中尤為強調結合實際優化工作,這一過程包含新聞信息采集、信息編輯、新聞報道等方面的內容。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可以助力廣播電視媒體實現新聞采編一體化,進而切實提升整體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實現新聞多樣化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斷深入,信息之間呈現出更加明顯的互通性、共享性。比如,當社會上發生一些影響較大的新聞事件時,各大媒體就會爭相報道,使新聞報道表現出一定的重復性、連接性。對此,廣播電視媒體要想提高自身的新聞傳播效果,必須要推進新聞多樣化發展,利用豐富的新聞內容來贏得受眾關注就成為一條十分有效的途徑。除此之外,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還可利用新聞客戶端、各類新媒體平臺等來實現多樣化發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聞內容趨于同質化 長期以來,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鑒于廣播電視媒體的特殊性,其需要在新聞信息采集、制作等固有流程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但是因為過去廣播電視媒體在新聞行業占據著壟斷地位,所以繁復的新聞信息制作流程并不會影響其新聞傳播效率。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渠道日新月異,新聞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由此給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各大媒體應不斷加大對新聞信息的采集和開發力度,然而因為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傳播優勢已不復存在,各大媒體對新聞信息的開發速度大致相同,這便導致廣播電視媒體與其他媒體爭相報道同一則新聞的現象經常發生,新聞內容趨于同質化,難以有效吸引受眾,進而對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產生了影響。 傳播技術較為落后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想實現“突圍”,一個決定性因素即廣播電視媒體的技術水平。在媒介融合基礎上引入網絡信息技術,打造自身專屬的信息終端平臺,為用戶提供專門的應用軟件,是當前大部分廣播電視新聞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所秉持的重要思路之一。然而,當前大多數廣播電視新聞客戶端普遍存在用戶數量偏少、影響力不足、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廣播電視媒體的應用軟件大多是由第三方技術開發公司定制開發的。換言之,廣播電視媒體依賴專業的軟件開發企業開發、運營應用軟件,其自身不具備相應的程序開發能力,這使得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效果不盡如人意,難以滿足受眾的實際需求。 缺乏與新聞受眾的交流 相較于新媒體,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聞受眾的交流互動相對不足。通過新媒體平臺,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自身感興趣的新聞信息,抑或就相關新聞信息發表自身的觀點。而廣播電視媒體則難以與受眾開展密切的互動,新聞受眾之間也無法及時進行交流。在廣播電視媒體單向的新聞信息傳播模式下,受眾只能被動地接收新聞信息,缺乏足夠的自主選擇權,也難以直接參與到對新聞信息的討論、評價中,影響了人們的新聞瀏覽體驗。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突圍”路徑 提升新聞傳播的針對性 新時期,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并得到廣泛應用,新聞信息傳播呈現出信息量龐大、傳輸迅速等發展特征,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速度,還有助于拓寬其傳播范圍。但需要明確的是,將信息技術融入新聞傳播中有利有弊,若應用不合理會適得其反。加之面對海量的新聞信息,受眾必然無法做到逐一瀏覽,所以也面臨著面對海量新聞信息無從下手的情況。 對此,廣播電視媒體應當另辟蹊徑,提升新聞傳播的針對性,滿足不同受眾對新聞信息提出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競爭力。具體而言,廣播電視媒體應當展現自身的權威性、專業性,圍繞某一領域的新聞信息進行深加工,使新聞更具針對性,有效吸引廣大受眾。比如,若廣播電視媒體以報道財經類新聞見長,其則應在自身開設的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上專注于傳播財經類新聞,如此便提升了新聞傳播的針對性,能夠吸引更多對財經類新聞感興趣的受眾。在新聞內容趨于同質化的新聞傳播背景下,如何通過創新新聞傳播內容提升新聞傳播競爭力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媒體所需思考并解決的重要問題。唯有實現特色鮮明的新聞傳播,方可切實吸引受眾,進而生產制作出更高質量的新聞作品。 樹立多維思維模式,加強信息技術應用 如今,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壟斷地位已一去不復返,對此,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積極揣摩“以媒體為標準”的傳播規律,在思維模式層面推進新聞傳播多維化與互聯網系統化的全面整合,樹立包括創新思維、互聯網思維等在內的多維思維模式,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提高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質量。 首先,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新聞工作者應當秉持為公眾傳播專業、優質新聞信息的理念,致力于專業化的新聞信息制作。同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工作者還應當學習并吸納互聯網獨特的開放性、共享性傳播理念。換言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應基于互聯網思維,充分把握公眾的興趣偏好及價值觀念,打造個性鮮明的新聞傳播平臺。此外,新聞工作者還應革新傳統思維模式,積極引入創新思維,形成融媒體意識,在確保新聞信息質量的基礎上開發可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的新聞產品。 其次,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想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突圍”,需要依托信息技術。如今,眾多第三方公司可以為新聞傳播提供交互技術,但是并非所有新聞傳播業務都可進行外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第三方公司的資金、技術研發能力相對有限,難以提供可持續的業務服務支持;加之將業務交由第三方公司,廣播電視媒體的相關信息可能會外泄,如此一來,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工作必然會受制于第三方公司,不利于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主導作用。鑒于此,廣播電視媒體一方面應當積極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推進對海量新聞信息的全面整合,為后期新聞傳播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還應加大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引入移動通信、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推進新聞客戶端建設,推出功能全面、內容豐富的新聞客戶端。 加強與新聞受眾的交流互動 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聞受眾的互動不足,缺乏與視頻類、直播類新媒體平臺的有效合作,使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受到一定的制約。鑒于此,新聞工作者必須轉變認識,突破過去單一的新聞信息傳播模式,切實明確與新聞受眾進行交流的重要性。廣播電視媒體應進一步強化融媒體建設,立足于自身實際,加強與各大新媒體平臺的交流合作,有效發揮新媒體優勢,推進議程設置,提升新聞傳播效果。比如,在廣播電視行業中,荔枝FM網絡電臺即借助互聯網平臺加強了與受眾的交流互動,讓廣大受眾也可以扮演電臺主持人的角色。在此過程中,人們只需要通過智能手機便可以擁有自身的專屬電臺,并可以實時向他人分享新聞信息,進而顯著提升了新聞媒體的交互屬性。又如,央視推出的手機應用軟件“央視新聞”,其依托具有顯著互動性的H5形式,加強了與新聞受眾的交流互動,通過將大數據探針融入統計信息中,實現了對受眾性別、年齡層次、所處區域、收視興趣等信息的便捷采集。同時,央視還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及其新聞客戶端上推出了可實現極強交互的H5界面,并借助先進技術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在為新聞編輯部門、新聞演播室開展新聞傳播提供可靠數據支持的同時,也與新聞受眾建立起了更緊密的聯系。 增強受眾的道德意識及思辨能力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除了要求新聞工作者追隨時代前進的腳步之外,對在新聞傳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受眾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對此,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應當借助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幫助廣大受眾增強道德意識、法律意識以及安全意識,并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培養自身判斷信息的能力。不管是在發布信息的過程中,還是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都應當做到多看、多聽、多思考,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探尋事實真相,切忌盲目跟風、主觀臆造,不可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公眾唯有具備良好的道德意識、思辨能力,方可實現對各種虛假新聞的有效辨別,進而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在此基礎上,新聞工作者還應當利用先進技術開展好對網絡上各種虛假信息的刪除、抵制、澄清等工作,為公眾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 總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迎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為實現持續穩定發展,廣播電視媒體必須立足于自身的專業性、權威性,積極探索、實踐,從新聞內容、思維模式、交流互動等方面入手,開拓創新,力求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突圍”,不斷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效力和影響力,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