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流理論對高校圖書館工作的啟示时间:2023-10-31 現介紹心流理論的提出和構成要素,探討心流概念與沉浸式體驗、高峰體驗的區別,分析心流理論在國內外閱讀領域的研究現狀,強調心流理論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包括空間設計、閱讀活動設計、信息素養教育和智慧圖書館建設。在圖書館工作中應用心流理論可以提升讀者閱讀體驗,提高信息素養教學成效,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為圖書館工作的優化和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心流理論是一個深受心理學界關注的重要理論,最初被運用于心理學領域,研究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如何達到最佳體驗狀態,隨后逐漸被引入各個領域,如體育、藝術、教育等。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也得到廣泛關注和運用。本文對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的研究進行述評,分析心流狀態在閱讀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以期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個體在閱讀過程中的體驗,為高校圖書館工作提供有益指導。 心流理論概述 心流理論的提出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研究人們在不同活動中的體驗時注意到,有些人在特定情境下會高度投入,并產生滿足感,且對時間流逝的感知不同于平常。通過調查和訪談不同領域的人,如藝術家、運動員、醫生和科學家,他揭示了這種體驗的共同特點,提出心流概念。心流指的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隨后,Mihaly Csikszentmihalyi運用心理體驗抽樣法(ESM)收集了超過10萬份實驗數據,以此為依據提出了最優體驗(Optimal Experience)理論,即心流理論。 心流出現的要素 心流狀態的出現需要具備以下幾項要素。其一,有明確的任務或工作要完成;其二,個體完全專注,不被其他因素干擾,實現身心合一;其三,任務目標明確,不存在困擾或不確定性;其四,個體能及時獲得反饋,保持專注;其五,個體自然投入行動,忘卻憂慮與沮喪;其六,個體在行動中感到愉悅與滿足,掌握自己的行動;其七,減少自我意識,與大我合一;其八,時間感知改變,可能感覺時間飛逝或變得漫長;其九,個體理解到體驗本身就是目的,即自成目標。需要注意的是,Mihaly Csikszentmihalyi認為人們面臨的任務難度應當與其技能水平相匹配,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要讓人們感到有挑戰性,但不會過分焦慮。1996年,Hoffman和Novak將心流體驗的九個要素縮減概括為五個,即享受性、臨場感、專注力、參與性和時間扭曲感。2008年,Rodriguez Sanchez和Schaufeli在此基礎上將要素簡化為沉浸感、享受性與內在興趣三個。 心流理論在國內外閱讀領域的研究 心流理論在國外閱讀領域的研究 國外有很多關于心流在閱讀領域的研究文獻,研究內容包括心流與閱讀效果、閱讀體驗的關聯,心流對閱讀教學的影響,心流與環境的關系,心流與數字閱讀的關系等。 1.心流與閱讀效果 Jeff McQuillan進行了兩項關于閱讀中心流體驗的實驗,實驗對象包括兒童、大學生和職業人士。研究結果表明,心流體驗更容易在讀者閱讀到使其感到愉快的文本時出現。當學校分配閱讀任務時,只有讀者對文本感興趣時,才容易發生心流體驗;能引發心流體驗的文本通常能夠給讀者帶來知識增長或其他益處;與非小說文本相比,小說更容易引發心流體驗。Juho Hamar等針對處于不同教育背景中的245名學生進行了游戲式閱讀學習對參與度和心流體驗的影響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游戲式閱讀學習中,適度挑戰可以提升學習者的學習體驗,促使心流體驗的產生。 2.心流與閱讀教學 Joy Egbert關注心流與語言閱讀學習之間的關系。他通過實驗證明在外語閱讀教學中存在心流體驗。Hood、Melissa Suzanne等學者隨機選取了1120名閱讀教師,邀請他們參與“閱讀教師體驗評估”調查,進一步了解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是否能達到心流狀態以及達到心流狀態所必須具備的因素。 3.心流與閱讀環境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注重研究閱讀過程中環境對讀者達到心流狀態的影響。首先,環境的舒適度和安靜程度會影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度和投入程度;其次,閱讀環境可以通過影響讀者的情感和聯想進而影響讀者的心流體驗,與閱讀內容相關的環境或環境中的裝飾、氛圍和氣味可能會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增加他們的情感投入,提升他們的心流體驗;再次,社交環境可能對心流體驗產生影響,在一個鼓勵互動和討論的社交環境中,讀者更容易投入和參與,進而產生心流。Elisabetta Modena研究了心流、沉浸與空間探索的關系,其分析了一個叫“行走模擬器”的游戲,他指出該游戲設計注重空間的沉浸而不是游戲機制,如此用戶才能在其中獲得深刻的體驗。 4.心流與數字閱讀 心流理論在數字閱讀中的應用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Eunil Park等學者基于技術接受模型(TAM)和心流理論探討讀者的閱讀體驗對其接受電子書程度的影響,研究確認了視覺體驗、對文本價值的評價和滿意度、個人技能及電子書的可讀性與讀者對電子書的接受程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Luca Colombo等從心流理論中汲取靈感,利用體驗抽樣方法(ESM)和心流短量表(FKS)的改編版本調查并收集了兩組兒童閱讀體驗數據,證明了具有互動性和豐富性的多媒體對兒童使用電子書的體驗有積極影響,并提出了如何讓兒童主動參與數字閱讀并沉浸其中,獲得全新閱讀體驗的策略。 梳理國外學者的文獻可以看出,在研究類型上,大多研究為理論研究;在研究學科上,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為主,并從多個層面和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在研究對象上,有兒童、成人以及不同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及教師;在研究方法上,廣泛采用實驗研究,利用量化數據支持理論觀點。這些研究結果不僅加深了人們對心流理論的理解,還為提升閱讀教育的效果提供了重要指導。但現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雖然這些實驗研究為人們提供了大量數據,但是有些研究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化或人群,適用性有限;另一方面,雖然這些研究注重實驗數據,但是可能忽視了實際環境中觀察和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的運用,導致實驗結果不夠準確。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在跨文化、跨群體的基礎上更全面地探討心流體驗在不同閱讀環境中的變化,同時進一步挖掘心流體驗的心理機制及其與其他閱讀因素的關系,從而為閱讀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持。 心流理論在國內閱讀領域的研究 國內對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的研究不算豐富,很多文獻將心流等同于沉浸式體驗或把二者融為一體進行研究。筆者在中國知網中以“心流”與“閱讀”為主題共檢索出78篇相關文獻,最早的文獻發表于2011年;以“沉浸體驗”與“閱讀”為主題共檢索出146篇相關文獻,最早的文獻發表于2006年。文獻研究內容與國外研究基本相似,主要包括概念和相關文獻梳理,心流對閱讀體驗的影響,心流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心流與移動閱讀效果和數字閱讀等。 1.心流概念及文獻梳理 李曉源總結了國內外關于沉浸式閱讀的研究文獻,對沉浸式閱讀在各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總結。覃芹等在辨析沉浸式閱讀概念,梳理沉浸式閱讀價值的基礎上,提出明確個性化定制方向,完善沉浸式閱讀的技術支持,搭建語言框架和仿真視覺框架形成融合敘事模式,打造兼具體驗性與思考性的多樣媒介等發展路徑。 2.心流與閱讀體驗 高玉壘通過對101名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英語閱讀中的心流體驗及影響因素,發現讀者在英語閱讀中產生心流狀態的比例較低;閱讀興趣、成績、技能及閱讀量是影響心流體驗的重要因素,心流體驗與閱讀量、成績、閱讀速度顯著相關,但與閱讀時長無關。 3.心流與閱讀教學 熊雯婷以心流理論為基礎,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用問卷調查和訪談法驗證了在語文閱讀的情境教學中應用心流理論是有效的,同時證明了心流體驗中的知行合一、時間感變化及挑戰性等要素可以對閱讀水平產生正向影響。黃慧、孟祥英、羅丹丹等分別關注心流理論對教師閱讀教學的指導作用,心流體驗對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作用以及沉浸式體驗在群詩閱讀課中的作用。 4.心流與移動閱讀和數字閱讀 朱婭茹等對移動閱讀App的用戶進行研究,他們結合用戶體驗和現狀偏差理論構建研究模型,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偏最小二乘結構方程模型搜集和分析數據,發現心流體驗、資源體驗及價格體驗對用戶滿意度和用戶對移動閱讀App的信任具有正向影響,還會間接影響用戶的持續使用意愿。季丹等以微信讀書App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與結構方程法,從臨場感、感知控制、交互響應性三個維度研究影響大眾社會閱讀心流體驗的因素。韓超群等運用SPSS13.0和PLS結構方程驗證在移動閱讀中,感知愉悅性、心流體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動性對用戶具有顯著影響。 國內的相關研究從學科角度來看較為分散,系統性的深入研究較少,不少研究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實證和對案例的分析。與國外的研究相比,國內的研究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研究人員可以加強實證研究,探索不同閱讀場景中影響心流的因素及影響效果,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此外,也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為深化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的應用提供更多思路。 心流理論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作用 空間設計:打造有益的閱讀環境 心流理論關注環境對閱讀體驗的影響,將其應用于高校圖書館的空間設計,可以打造舒適的閱讀環境,營造文化氛圍,促使讀者全身心地投入閱讀中。設計人員在設計圖書館的整體空間布局、裝飾風格時,可以使用明亮的色彩,構造簡約大方、寬敞的空間,并為讀者配備舒適的座椅,再輔以音樂、藝術裝飾等讓讀者放松身心,為其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具體場館設計方面,可以設立專注學習區域或自主學習角落,為讀者提供安靜的閱讀環境、豐富的學習資源,幫助讀者更專注地閱讀和學習;設立社交休息區、合作學習區,為讀者提供交流和分享學習體驗的空間;設立多功能活動區,用于舉辦學術講座、閱讀分享會等活動;設立展示區,向讀者展示精選書籍、藝術作品、創意項目等。同時,圖書館要注重收集讀者意見,根據讀者的需求和體驗,持續改進圖書館的空間設計和文化氛圍,為讀者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閱讀活動設計:提升閱讀體驗 心流理論強調投入和專注。工作人員在策劃閱讀活動時,要精心設計活動的形式、環節等內容,使讀者獲得更深入、充實的體驗;可以根據不同讀者的興趣、能力和偏好,設計互動性強的活動,并選擇有吸引力、有挑戰性且適合大多數人的活動項目,提高讀者的參與度和投入度;注重個體差異和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向不同類型的讀者提供不同的活動,或者在同類型的活動中設置不同的環節,使參與活動的讀者都能體驗到心流狀態;引入創意環節,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設置問題等,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喚起讀者的正面情感和情緒,激發讀者的興趣,以提升活動體驗。 信息素養教育:提高學習成效 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以基于心流理論設計教學、培訓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時更為專注,進而更好地掌握信息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生檢索文獻和整理信息時,可以給其布置有適當難度且能夠完成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項目深入研究,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成績;為學生提供適當的獎勵和鼓勵,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合作學習和互動交流營造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產生愉悅的體驗,提高學習效果。 智慧圖書館建設:滿足個性化需求 將心流理論應用于智慧圖書館建設可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促進其更好地學習和研究。高校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數字資源的使用培訓和指南,設計友好、直觀且易于讀者使用的數字資源檢索界面,幫助讀者輕松獲取所需資源;基于讀者的閱讀數據了解讀者對類型資源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優化資源的采購和管理模式,實現個性化資源推薦;引入創新學習工具,如虛擬實驗室、數字資源共享平臺、在線協作平臺等,激發讀者探索的欲望;不斷收集反饋意見,提高數字資源的質量,提升讀者使用體驗,增加讀者進入心流狀態的機會。 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空間,未來,研究人員可以進一步挖掘心流理論在閱讀領域的應用價值,結合實際情況創新設計閱讀活動,優化圖書館的服務和環境,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學習效果。通過不斷深化研究和實踐,研究人員有望為圖書館工作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本文系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基于‘心流’理論的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研究”(項目編號2020KY0803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廣西科技大學圖書館) |